魚青雨記得李明說過,他要男人的錢、女人的錢、老人的錢、孩子的錢、所有人的錢。因此能理解他為什麼善用非常規手段快速的積累掠奪財富,可魚青雨想不通的是李明要那麼多錢到底要幹什麼?你到死也花不完啊。
至於李明到底要幹什麼?李明覺得將來的事情不重要,重要的是現在要乾的事情,那就是收割。
收割的物件是誰?某個人亦或者是某個公司某個團體某個貪心不足的群體?
再來一次殺富濟貧,殺窮濟貧?在一條老路上不斷的重複,一次又一次的挑戰聯邦政府的底線,然後再來一次次的博弈,將自己壓在棋盤上依靠別人的慾望來決定結果?最終成為一個圍城內的人?
這一次,李明要做的不再是入局再出局,而是一個真真的下棋人。
舊的規則已經形成了森嚴的壁壘,李明要做的便是直接炸掉舊的秩序,一次吃個痛快。
那麼怎麼炸掉呢?
呵呵,沒有比等待【明斯基時刻】更令人激動的事情了。
簡單的來說,人類社會的經濟是有規律可尋的。科學家海曼·明斯基發現經濟是有周期的,而經濟從好到壞的時間點就叫做明斯基時刻,他就像是一個定時炸彈一般,一但到達峰值便會將整個社會炸成大蕭條。
這個世界不是沒有過小週期,但是被超凡吸引了更多注意力的人們,還並沒有總結出這一規律的本質。
而要達到這個明斯基時刻,離不開三把火。
第一把叫做對沖性融資——即銀行或金融機構相信你在未來能還錢,所以借錢給你的行為,它促進了經濟的發展增長,李氏金融麾下的【螞蟻信貸】便是伏筆。
第二把火叫做投機性金融,回報大,風險也高,借錢投資的冒險投資行為,李氏金融麾下的【居安業樂】地產便是伏筆。
而李明隨即要在中政市點燃的第三把火就是旁氏融資。雖然叫做旁氏融資,但是它只是和查爾斯龐茲的騙局有些相像而已,簡單的來說就是組團進行投資賺錢的專案,可資源的蛋糕就那麼多,一但扎堆,就很容易出問題。
那麼什麼專案賺錢呢?
作為一個對社會有責任感的企業家,李明已經組建了康采恩的雛形為所有虎視眈眈想要分蛋糕的人準備好了各種可以供選擇的菜品。
現在要做的便是等這些想要分蛋糕的韭菜們,再貪婪一點,長得再粗壯一點,高一點。
至於紫鈞便是能夠加速這個過程的催化劑。
······
第二天早上起床的時候,在黎明首座中休息了一夜的魚青雨還昏睡在客房中。
洗漱完畢,當清晨的第一杯咖啡剛剛煮好的時候,李明接到了紫鈞的電話。
電話接通後並沒有立刻傳來聲音,李明也沒有立刻開口打破沉默,而是一邊用臉頰和肩膀夾著手機,一邊用小勺攪拌著手中還冒著熱氣的咖啡。
將三塊方糖放進杯中,當李明手中的小勺順時針旋轉到第三圈的時候,耳中終於傳來了紫鈞的聲音,“你在哪?”
“在家啊。”李明攪動著杯中的咖啡說道,“怎麼了?”
“你怎麼不說話?”電話那頭紫鈞的聲音聽起來尤其的疲憊,簡直像是虛脫了一般。
之所以不先開口,那是因為大概猜到了紫鈞打電話來的目的是什麼,而這次誰先開口說話,便代表著誰掌握了主動權。
如果李明開口,那自己便又回到了白手套的角色,而如果紫鈞先開口那李明則成為了掌控者的角色。
人與人之間的影響從來都是這樣潛移默化的,一次碰撞次次碰撞之後便決定了誰才佔據了主動權。
“哦,我以為是電話沒接通,有什麼事嗎?”李明緩緩開口說道。
電話那頭的紫鈞猶豫了片刻,像是被腐爛的海綿塞住了咽喉的聲音隨即響起,“你···還有那個藥沒?”
將手機開啟揚聲器放在吧檯上,李明又取出了一塊方糖放進咖啡中,輕呷一口然後說道,“啊?一盒藥你吃這麼快啊?我不是給你說了嗎,這藥吃了容易產生依賴,要不你還是調整調整,算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