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二章捎信
四皇子前腳出了門,後腳四皇子妃溫氏就傳下話來。
主子出門了,家裡要嚴緊門戶,各人要本份當差。
齊總管也將他們申誡了一通,大意就是誰要不給他面子,他就把誰的皮扒了——
這個潮生相信。
齊總管木著臉這樣說的時候,真讓人覺得背上發涼,絲毫不會懷疑他話裡的信用度。
四皇子走了第二天,溫氏就打發了兩個人到小廚房來。
兩個婆子,一個姓秦,是溫氏貼身大丫鬟秦荷的嬸子。一個姓胡,都是溫氏自孃家帶來的人。
溫氏插手小廚房的理由是充分的——
她吃慣了秦、胡二人的手藝了。
當然,潛一層的意思,入口的東西,當然是自己人做的才放心哪。
也許溫氏是真的只是想吃自己習慣熟悉的口味。
但是李姑姑可不這麼認為,她哼了一聲:“瞧著吧,人不可貌相,這位主子也不是個省油的燈呢。”
溫氏這是預備在內宅逐步安插上自己的親信?下一步要排除異己?
不得不說,如果是這樣,那她選了一個好時機。
四皇子不在,她就是最大的。她說什麼,誰也不能違抗。
本來麼,小廚房每天的選單還是要提前交給溫氏過目的,就潮生想,大家都是京城人氏,口味應該差異不大,再說李姑姑手藝頂好,溫氏吃不慣的可能性不太大……
接著就是外院的採買上頭,溫氏也薦了一個副管事,說是給現在負責採買的那人打個下手。可是府裡現在並沒有什麼採買大宗,溫氏差了人到小廚房之後,順理成章的先把採買這些菜蔬的差事直接吩咐了那人,直接把原來負責採買的給架空了。
再接著就是門上。
做主母的深居內宅,外面發生什麼事情就算不是一無所知,也不能盡知。而一府裡訊息最靈通是哪裡?當然是門班兒那裡。府裡進什麼人,出什麼人,這人是老是少是憂是喜,為著什麼事情……這些訊息不費吹灰之力就都知道了。最低限度,當主母的不會輕易被矇蔽。
溫氏的動作並不急,一步一步的來。
別的事情潮生管不著,可是小廚房的事兒,潮生覺得李姑姑有點不妙。
那兩個婆子一個笑容滿面,一個和氣大方,一來就掏腰包打酒烹肉請小廚房的這些人吃酒,滿口的姐姐、姐姐的叫個不停。李姑姑手底下這幾個人,是在宜秋宮一直使慣了的,倒是不會為這一點兒酒就徹底忘了本。但是架不住人家溫氏今天要這個,明天要那個,都是要秦婆子胡婆子兩個人親手做的,李姑姑等於也給架起來了。
因為小廚房本來就只供內院——主要是正院的飲食。四皇子一走,就等於只伺候溫氏一個人了。現在溫氏壓根兒不李姑姑任何機會……
潮生肚裡也和李姑姑冒出了一樣的話。
人不可貌相,溫氏果然不省油。
現在府裡頭差不多的地方都有溫氏的人了,即使現在看起來沒有,也不代表真的沒有。就算不是溫氏帶來的人,象綺樹那樣一早打定主意投靠新主子的,現在也一定找著機會趕緊湊上去。
還好書房暫時沒事。
只是暫時的。
以溫氏現在的做派看來,她早晚會有動作的。
四皇子走了之後,潮生每天早上去打掃書房,掃地,抹塵,開啟窗子透氣,擺在屋角的花盆搬出來曬曬太陽。快到中午時候,把窗子閂上,門鎖上,去小廚房幫忙。
不過現在李姑姑閒的很,沒什麼忙讓她幫了。
天氣一天比一天熱,灶房裡人人汗如雨下,李姑姑還樂得清閒了。府裡地方大,後院靠馬廄近的地方有一塊空地,被李姑姑整了出來,撒了些菜種,過了這麼幾天居然發出芽來了,把李姑姑樂得:“真不賴。這要真種出來了咱倆吃,不分給旁人。”
“姑姑以前種過菜?”潮生對這個一竅不通。
“也沒種過。”李姑姑抱著膝,身上沾了泥也不在乎:“小時候……我還記得娘種過菜……”
“姑姑想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