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天下梟雄> 第一百一十七章 關內急變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一百一十七章 關內急變 (2 / 2)

在隊伍的最前面,一杆赤鷹大旗之下,正是楊元慶的心腹秦瓊,秦瓊將三萬突厥騎兵堵進井陘後,他便接到了楊元慶的命令,命他將中井陘之事交給李靖,火速率三萬軍趕赴延安郡。

楊元慶當年有十二口用大馬士革鋼打造的鋒利橫刀,是從虞慶則府中得來,後來這十二口橫刀他分別賜給了十二名大將,並在刀柄上鑄上了號碼。

這種號碼代表著一種心腹程度,雖然楊元慶從來不說,但大家心裡都明白,比如第一號橫刀他給了楊思恩,楊思恩雙腿殘疾後便離開軍方從政,目前出任兵部尚書,這把橫刀是楊思恩的鎮宅之寶。

第二號橫刀給了楊巍,雖然楊巍在獨擋一面、成為一方諸侯方面,似乎還稍差一點火候,但在楊元慶的信任程度上,他僅次於楊思恩。

第三號橫刀給了馬紹,他從小兵時便跟隨楊元慶,雖然能力不著,但忠心耿耿,從無一絲一毫異心,經受二十年的考驗。

第四號橫刀給了師弟羅士信,而秦瓊拿到的是第五號橫刀。

秦瓊和楊元慶呆在一起的時間其實並不長,比不上蘇定方,也比不上裴行儼,但他的刀號卻要比這二人要靠前,這種信任程度讓秦瓊心中十分感動。

正是因為有這種信任,秦瓊才更加謹慎地遵從楊元慶的命令,不管三萬突厥騎兵在河東各地怎麼肆虐。甚至突厥騎兵來太原城下挑釁,燒燬了大半個晉陽宮,秦瓊依然嚴令不準出擊。

他非常清楚一旦太原城淪陷的後果,也非常理解楊元慶的理念,只保住人,一切財富都可以重新創造。

秦瓊深懂做人之道,關鍵是要明白自己的份量。有的人能做梟雄,爭霸天下,但有的人只能做大將。跟隨創業,而他秦瓊沒有那種野心和魄力,做不了梟雄。他只能做大將,一同跟隨主公創業。

那麼跟隨楊元慶無疑是最好的選擇,秦瓊從來就不看好李唐,他是齊人,關隴貴族壟斷的唐朝不會有他的前途。

“秦將軍!”

一名斥候從前方飛奔而至,打斷了秦瓊的思路,秦瓊勒住了韁繩。

“什麼事?”

“啟稟秦將軍,我們發現黃河對面的烏雲堡有唐軍駐守。”

烏雲堡緊靠對岸的黃河渡口,是隋軍修建來控制渡口的軍堡,平時有駐軍五百人。秦瓊沉吟一下問:“可知堡內有多少敵軍?”

“回稟將軍,具體唐軍人數不知。”

秦瓊也知道軍堡容量不大,最多也只能容下八百人,他毫不猶豫下令,“立刻渡河。夷平烏雲堡!”

大軍浩浩蕩蕩走進了刺骨的黃河冰面,向對岸的延安郡快速行軍而去。

。。。。。。。

楊元慶率領的一萬騎兵已經抵達了會寧郡,入夜,一萬騎兵在離會寧縣約五十里外的一座山谷裡駐紮下來,士兵們在平涼郡獲得了數百頂帳篷,使他們在寒風呼嘯的山谷內也有了棲身之處。

隋軍在山谷裡找到一處長約兩裡凹谷。正好可以紮營,也沒有凜冽的寒風侵襲,他們行軍了一天一夜,都已經疲憊不堪,吃罷乾糧後便沉沉入睡了,戰馬也進了大帳,也士兵們一起過夜。

在數百頂營帳中間,一頂大帳還亮著燈光,那裡便是楊元慶的帥帳,已經一更時分,他還沒有入睡,帳外斷斷續續傳來淒厲的寒風吼叫聲,不時一陣飛沙走石,密集的細小石塊噼噼啪啪地打在大帳上。

帳內卻十分寧靜,燈光明亮,雖然楊元慶貴為楚王,是新隋王朝的實際創造者和掌控人,但在軍旅中他卻始終把握著一個原則,和士兵同甘共苦,包括吃同樣的飯菜和乾糧,甚至住宿也是一樣。

他的大帳中陳設簡單,地上鋪著兩張羊皮,再有一條軍毯裹身,和士兵們完全一樣,稍微不同的是,他有一張小桌子和一口書箱。

另外在大帳中間擺放著一架沙盤,是關內道的沙盤,長寬皆是一丈,也是由十六塊小沙盤拼成,此時,楊元慶就站在沙盤前,考慮著他的關內道計劃。

在沙盤上插著幾名白旗,分別插在會寧郡、弘化郡、延安郡南部、北地郡、上郡和安定郡內,這是五萬唐軍所分佈的位置,另外在河西走廊上的武威郡和張掖郡內又部署著三萬唐軍,在河湟地區同樣也部署有三萬唐軍。

但這一次,楊元慶暫不考慮河湟地區,在他手中拿著幾面紅旗,包括他手中的一萬騎兵,裴仁基的一萬五千豐州軍,以及秦瓊帶來的三萬軍,共五萬五千軍隊。

這一次不僅要收復自己原有的地盤,同時還要謀取更大的利益。

楊元慶的目光落在了河西走廊上,河西走廊是唐軍軍馬基地,唐軍八成以上的戰馬都是來自河西走廊,他得到了蘇定方的情報,唐王朝在河西走廊的幾大牧場內養了四十萬匹戰馬,已經漸漸到了出欄期,即將配置唐軍。

楊元慶本來不急於考慮河西,但四十萬匹戰馬,這個無比龐大的戰略資源,其重要性甚至超過了延安郡的火油,他怎麼能讓這數十萬匹戰馬落入唐軍的手中?

楊元慶的臉上露出了冷冷的笑意,他探身向前,將手中小紅旗插上了河西走廊。(未完待續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