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都市言情>混在美利堅的日子> 第三一三章 耐心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三一三章 耐心

來到紐約的第六天,喬治在經過大汗淋漓的鍛鍊之後,正在健身房的休息區域喝著果汁看著今天剛剛出版的華爾街日報。

沒有智慧手機的時代,雖然經過一段時間的適應,但總歸還是不習慣,畢竟一部手機在手,天下任我行的時代實在是太方便了,對喬治這樣的現代都市人,讀書,看報,聯絡人,證券實時行情,期貨股票的買賣乃至不帶錢包,不帶信用卡,每到一地,隨意一家店鋪購物都可以使用手機進行支付,實在是既方便又快捷,又不用隨時擔心錢包丟棄或者被偷走之後的麻煩。

可惜的是現在智慧手機只是一個可憐的概念而已,就算有公司已經開始著手研發,也需要等待八九年甚至十年多的時間。

這是一個非常漫長的時間,人生能夠擁有幾個十年,浪費一個十年,就等於是在謀殺了自己的生命。

只是,現在這個網際網路剛剛興起的時代,想要進一步進行智慧開發無疑是摸著石頭過河,其中的艱難痛苦無法言說。

哪怕現在智慧手機已經開發成功,可仍然沒太大的用處,市場還不具備立即推廣,利益最大化的因素,就算在實驗室有成品出現,也只會不停的進行進一步的研發而已。

不過現在沒有智慧手機,對喬治來說是一種新鮮體驗,在失落的同時又有著一種久別的只存在於記憶中的滿足感。

每一次科技革命都意味著無數的機會和無數的革新,就如革命一樣,推翻現有的制度,在此基礎上建立一個新的有別於以往的大眾能夠接受的制度。

就比如現在的亞馬遜和易到,乃至幾年後在“先烈”們的屍體上強勢崛起的阿里,特別是阿里,在創立了一種新的經濟模式的情況下,徹底的顛覆了現有的傳統的經濟模式。

使得有著執行幾千年歷史的傳統經濟經歷了一次狂風暴雨般的洗禮,適者生存,是與這個時代最契合的一句話。

看著報紙上面華爾街各大投行,銀行的經濟分析師以及各位大牛在不停的;老生常談鼓吹以新興科技為主的納斯達克只是在進行自我調整,讓大家不要驚慌,不要人云亦云,進行從眾心理。

同時搬出“股神”巴菲特的話語,人退我進,人進我退的話語來進行解說,號召眾多股民進行抄底,這樣在大盤調整完畢之後一定會進行大幅度的漲幅,並且給股票持有者帶來豐厚的收益。

對於他們說的話,喬治嗤之以鼻,如果不是他們在背後的推波助瀾,在最短的時間內催生出這一現象,拔苗助長,原本應該在襁褓之中,被細心呵護的網際網路高科技怎麼會在短短的幾年內經歷了崛起,成長,瘋狂乃至現在的沒落或者說低潮呢。

想要讓普通股民來當接盤俠,接手他們透過各種渠道得到的訊息進行研究之後得出的三留一乃至百留一的情況後,才在慌張中強自鎮定的幾乎忽悠。

這是不是一種諷刺呢,說不好的是你們,說好的也是你們,著打臉的速度是不是有點太快了。

看看這些毫無意義的報道,在第二版面的首要位置,一位記者詳細的介紹了在這樣的網際網路爆發危機的時間,華納仍然堅持原本已經達成協議的與美國線上進行的合併,只不過原本已美國線上為主導的協定,變為以華納為主導。

看到這一點,喬治的臉上浮現出一抹微笑。

“天賜良機”這是喬治給美國線上和華納合並定下的調子。

如果操作的好的話,也是喬治染指電視電影音樂以及全面媒體的時刻,只要這個目的達到了,喬治將會真正的處於不敗之地。

這是一個非常龐大的計劃,如果只是單純的想要藉著這次機會賺錢的話,喬治完全可以在他們合併的當天就進行大規模的正大光明的做空,讓他們知道是誰在打他們的注意。

但喬治並不準備這樣做就算做也是分散著做,否則一旦正大光明的這樣做了,就代表喬治與他們結下了死仇,如果做得太甚,讓他們元氣大傷的話,會徹底的在某一方面與民主黨進行決裂,畢竟華納集團是他們的最主要的發聲筒。

從華納旗下的電視臺報紙上發表的每一件與民主黨有關的新聞,就如官媒一樣,將它搞得元氣大傷,影響力下降,對民主黨來說並不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

如果要染指它,喬治從現在開始就需要進行大量的準備,開始在暗中進行攻關,直到時機到來,出手的那一刻。

好在喬治身為史密斯的兒子,對民主黨來說,天然上就是他們的人,除非他公開進入共和黨,不過顯然這是不可能的,這樣做對他沒有任何的好處,那些軍火販子和戰爭瘋子是不會在意喬治這樣的小輩的,就算喬治想要這樣做,瓦特家族也不會同意。

一個背叛,牽扯的東西太多,沒有人會沒有頭腦的去做這種損人不利己的事情,喬治同樣不會。

這件事情需要慢慢的圖謀,並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好在距離合併到分拆美國線上還有幾年的時間,足夠他進行籌謀了。

將報紙看隨意的翻看完畢,正準備起身離開,返回公寓,手中的手提電話鈴聲適時的響了起來。

看著冷光屏上面的電話號碼,喬治的嘴角微微的翹了翹。

奧卡爾終究還是沉不住氣了麼,這次的借款其實就是一個試探,喬治知道,奧卡爾知道,甚至桑迪威爾同樣知道,只不過喬治身為率先低下頭,提出合作的人,他們自以為可以拿捏一下。

可惜的是,他們的拿捏找錯了物件,喬治在與奧卡爾見過面之後的兩天後,在華爾街放出了訊息,想要用手上的空頭頭寸做一次短期借貸。

美國銀行是第一家同樣是在受到訊息第一時間就登門拜訪他的人。

沒有人能夠忽視那筆頭寸的存在,雖然到現在喬治還沒有進行交割,但預期利潤在結合現在的市場行情,只要是個人都會明白,這是一筆穩賺不賠的生意。

所以,喬治在華爾街邊上的希爾頓酒店與美國銀行的斯蒂安副總裁見了面,他相信訊息很快就會傳遞到奧卡爾的耳中。

初次的見面,雙方的交流非常的愉快,如果不是因為喬治屬意與花旗財團合作,對這個由義大利人創立的以美國命名的銀行不是很感興趣的話,說不定雙方在第一時間就會簽訂合約。

原本以為花旗會在第一時間就聯絡自己,沒想到的是奧卡爾只是照例打來了一個問候電話外,在也沒有任何的動靜。

既然對方不聯絡自己,喬治也沒有必要掉在一棵樹上,雖然花旗在某種程度上是一個不錯的合作伙伴,但也並不是非它不可。

華爾街非常的大,有著很多有實力的銀行,投行和機構,並不是非它不可,如果接下來在沒有訊息,他都做好與美國銀行達成協議的想法了。

時間緊迫,喬治沒有那麼多的時間來靜下心來與花旗進行貓戲老鼠的遊戲,在他即將做出行動的時候,沒想到現在奧卡爾卻又打來電話,看來他們的討論結果出來了。

求推薦求收藏求訂閱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