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國國王地缺駕崩,對於阿貴來說,心情是複雜的。
阿福阿貴兩人是搭檔,在山豬手下做事,後逐漸成為了地缺的心腹,
在地缺稱王之後,阿福阿貴便擔負起了執掌東興社的職責。
換句話說,阿福阿貴忠於東興社,而不是忠於地缺。
所以,他如何看待地缺,要看地缺如何對待東興社。
地缺對東興社不算好也不算壞,所以阿貴對地缺也沒有多深厚的感情,最多隻相當於同年代一批熟識的舊相知,僅此而已。
當然,當得知地缺給東興社大小姐下過毒後,這點舊情也基本消散得差不多了。
“地缺死了……繼任者呢?”
雲凡說道:
“他定了皇儲了嗎?”
“皇……儲?”
阿貴迷茫地望著雲凡,彷彿聽不明白雲凡在說什麼。
“就是皇位的繼承人,他定好了嗎?”
雲凡又說道。
“佢……點解要定王位嘅繼承人?”
阿貴說道:
“兔國嘅王位,有能者得之,或者眼光長遠,或者手瓜硬,又或者德高望重,地缺就算想確立王位繼承人,佢定嘅繼承人都要同其他有料嘅人競爭!”
“原來如此……禪讓制,倒是附和歷史發展規律。”
雲凡點了點頭。
在沒有修為的世界,人類最初還處於原始時代時,生產力和技術水平都極為低下,物質財富都極為有限,可享受的資源也有限,所以就算是部落首領也不見得能過得比普通成員好很多,權力帶來的私利誘惑有限,
在這樣的社會環境背景下,部落的首領和臣民基本都是一種共生共死的關係,相對於世襲制,將首領位置禪讓給年富力強能力出眾的人,更有利於當時部落的發展,對集體安全更有保障,給自身帶來的利益也更甚於世襲制,
所以也就有了禪讓制的出現。
而兔國生產力和技術水平都達到了一定的水準,物質財富和可享受的資源也不低,但之所以沒有首先出現世襲制,便是因為權力所能帶來的利益依舊不足以形成誘惑。
權力是力量的統合,修為是力量的一種,但當權力無法對強者造成制約,當修為的力量凌駕於權力之上,權力所能給當權者提供的利益便會急劇縮減,還不如當個土皇帝作威作福。
而之所以出現皇帝,和沒有修為的世界出現禪讓制的原因是一樣的——
兔國也有問題要解決,比如食物,比如各種經濟利益相互衝突的勢力和團體,
在這樣的背景下,將皇帝的位置禪讓給年富力強能力出眾的人,更有利於兔國的發展,對集體安全更有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