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成吉思汗每天晚上都做噩夢,甚至還夢見札木合、桑昆找他報仇,更多的則是一群群渾身是血的花剌子模人,說要找他索命。
成吉思汗只得寄情於酒色,每天晚上喝醉酒,再抱著從花剌子模搶回來的美女,發洩一番後,直到累得不行了,才能入眠。
不過,他還是想到了一個對付察合臺的辦法,那就是死罪可免,活罪難逃,不准他出征,不再讓他建功立業,從而在精神上折磨這個狠毒的兒子,最終讓其自生自滅。
一二二六年,成吉思汗覺得自己的時日不多了,便想在有生之年,徹底消滅頑固的西夏國。
帶兵西征前,他曾命令西夏出兵助戰,被拒絕了,這完全是一個好藉口,何況這時的西夏皇帝李遵頊,是廢掉李安全後,自立為帝的,這本來就是以下犯上的行為。
在出兵之前,隨軍的也遂皇后,勸成吉思汗說:“大汗,您的年事已高,在正式出征之前,不如將嗣君之事公佈了吧!”
成吉思汗考慮了一下,覺得有理:“說得對,我已經六十四歲了,是該確定嗣君了。”
他叫來了三個兒子、耶律楚材和各位將領,當眾宣佈了一件讓人捉摸不定的事情:“如果有一天,長生天來召喚我了,我個人的意見,是讓窩闊臺當繼承人。不過,先得由拖雷監國兩年,再按照蒙古人的傳統,在‘忽裡勒臺’大會上選出新的大汗。到時候,請大家作證,由耶律楚材當眾宣佈就是了,我個人的意見,就是讓窩闊臺當繼承人。”
說完這些,他還瞪著窩闊臺,“大家聽著,拖雷監國的兩年時間,如果有人膽敢不聽從的,各位應該群起而攻之!”
聽了這句話,大家一頭霧水,只有耶律楚材和沒有在場的孛兒貼,才明白成吉思汗的真正用意。
其實,成吉思汗的意思,是想將機會留給了最小的兒子拖雷。
前面提到過,他一直想在拖雷和窩闊臺兩人之間作出選擇。窩闊臺的情商很高,善於籠絡人心,也正是成吉思汗最喜歡之處。
朮赤被暗殺之後,他見窩闊臺與察合臺走得太近,又擔心窩闊臺當上大汗後,在察合臺的攛掇下,對自己最喜歡的小兒子拖雷下手,才正式下定決心,要把機會留給拖雷。
拖雷的智商最高,也最會打仗,深得得成吉思汗和孛兒貼的喜歡。會帶兵打仗,對於靠兵馬起家的成吉思汗來說,知道意味著什麼,因而一直都是備選人。
但是,拖雷不善籠絡人心,成吉思汗怕他鎮不住一班老將,加上朮赤已死,沒有兄弟幫忙,鬥不過有察合臺幫忙的窩闊臺。
在耶律楚材的提醒下,成吉思汗煞費苦心,便想出了這一招:用繼承人穩住察合臺和窩闊臺,卻剝奪了窩闊臺處理政務的權力,由本來就掌握軍權的拖雷,軍政大權一起抓兩年時間,察合臺和窩闊臺想造反,隨時都可能被消滅。如果拖雷想當大汗,兩年時間足以籠絡一大批自己的人,最後在“忽裡勒臺”大會,被選上就是很容易的事情了。
解決了多年懸而未決的繼承人問題,他們開始商議如何攻打西夏的事情,成吉思汗沒有讓察合臺參與,也壓根不打算讓這個兒子再帶兵打仗了。
各位將軍對西夏人出爾反爾的行為,感到非常氣憤。多年以來,蒙古大軍一到,西夏人就降,一撤則又反。
甚至還有將軍揚言,要殺光這些不甘雌伏的西夏人,將他們的耕地變為牧場。
拖雷和窩闊臺沒有說話,預設了這些將軍的提議,耶律楚材想起上次阿凡提和長春真人勸說的事情,當即站了出來:“大汗,我們征服任何一個國家,都不是為了殺戮,而是為了得到稅收。黃河從西夏的土地上流過,兩岸盛產穀物、稠緞、駱駝和駝毛織品,除了可以得到稅收,還可以與蒙古人互通有無。”
聽說有很多稅收,成吉思汗又想起對阿凡提和長春真人承諾過的“止殺令”,便否決了很多將軍的提議:“對於主動投降的城池,還是要善待城內的百姓,至於頑抗的城池,那就由攻城將軍根據損失,自行決定吧。”
格格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