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年之後,成吉思汗再次向西夏用兵,這次計劃深入腹地,從而讓西夏降服。
西夏人早就知道,蒙古人常在秋天馬壯之時用兵,每年這個時候,他們早已作好了準備。
這一次,成吉思汗力排眾議,偏偏選在冰雪剛開始融化,馬匹最為瘦弱的早春時節用兵。
除了在早春用兵,成吉思汗還借鑑了《孫子兵法》:善用兵者,役不再籍,糧不三載。取用於國,用糧於敵,幫軍食可足也。
蒙古大軍只帶了不多的肉乾,決定在西夏當地解決軍糧問題。
為了適應戈壁的礫石地形,他還帶上了兩萬多匹鐵蹄馬。
聽沙吾提說,西夏人從雪域高原的番人那裡,引進了藏獒,這種犬的體形高大健壯,頸上的鬃毛很長,外表威風凜凜,爆發力強,簡直像兇猛的獅子。
為了應對藏獒,成吉思汗挑選了一萬隻契丹犬和蒙古獒,作為軍犬,也跟著蒙古大軍來了。
這一次,西夏皇帝李安全汲取了以前的經驗,派右丞相高良惠領兵八萬,準備拒敵於國門之外。
高良惠帶著人馬,直接越過邊界重鎮兀拉海城,在西夏與蒙古交界的狼山紮下營寨。
第二天,成吉思汗擺下陣勢,準備與高良惠來一場大戰。
西夏軍隊的後面,突然衝出來幾千峰駱駝,向蒙古軍隊直衝而來。
蒙古士兵正在議論時,西夏軍隊又趕出了幾千峰駱駝,這些駱駝見了前面的駱駝,立即追了上來。
成吉思汗問旁邊的唐行章:“這是怎麼回事?”
“大汗,前面的是母駝,後面的是公駝,現在是駱駝的發情季節,公駝的脾氣暴躁,高良惠又詭計多端,一定要小心為妙。”
前面的母駱駝,已衝到陣前來了,成吉思汗發出了攻擊的準備,見對方沒有用藏獒,便命令人馬衝上去。
可是,當蒙古人揮刀砍向母駝時,這些粗笨的傢伙,卻毫不避讓,馬根本衝不過去。
纏鬥之中,後面的公駝衝上來了,這些嘴上掛著飛沫,眼睛發紅的大傢伙,不停地叩擊著牙齒,發出很大的聲音。
見蒙古人在欺負母駝,公駝立即衝了上來,有的將腥臭的唾液,噴向了蒙古馬或馬上的蒙古人,有的還直接上前,張嘴將蒙古人拉下來,狠狠地踐踩和撕咬。
駱駝一旦發起瘋來,還真是可怕,成吉思汗這回總算領教了。
駱駝的身上,本來就有一股臭味,加上吐出穢物的臭味,戰場簡直是臭氣熏天,蒙古大軍的人和馬都無法適應,很快就開始被動了。
情急之中,成吉思汗見駱駝的個頭高大,腿卻很細,下盤有些不穩,立即想出了一個應對方法:“快下馬,用刀砍腿!”
蒙古人醒悟過來,放棄了蠻幹,都拿著刀,專砍駱駝的腿。
駱駝縱然兇悍,但反應遲鈍,腿一旦被砍,就栽倒在地,再也無力反撲了。
蒙古大軍費了很大的力氣,才從一大堆駱駝的屍體中抽出身來,剛想向前衝,一陣箭雨飛了過來。
成吉思汗向敵方陣營一看,不禁傻了眼,不大一會兒功夫,西夏人竟然“築”起了幾道矮小的城牆。
格格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