訶額侖死後,成吉思汗將自己關在氈帳裡,一想起早年額吉的教誨,就默默地流眼淚。
不過,他還是沒有就闊闊出的事情,進行徹底地反省。
聽說德薛禪又走了,而且是不辭而別,畢竟對他有再造之恩,成吉思汗暫時聽不進意見,但感恩戴德之心,還是有的。
他再也坐不住了,只得來到孛兒貼的氈帳,想知道舅舅離去的真正原因。
阿爸毅然決然地離去了,孛兒貼正在氣頭上,見了丈夫也不答理,成吉思汗的心情也不好,兩人第一次大吵起來。
孛兒貼潸然淚下:“你完全變了,為了貪戀可憐的權力,竟然聽從外人的挑唆,先置親弟弟哈撒兒和帖木格受辱於不顧,後又害死額吉訶額侖,氣走我的阿爸,這樣愚不可及的男人,還值得妻子信賴,讓兒女靠他來保護自己嗎?”
她還怒氣衝衝地進行指責,“你已經不需要親人了,就跟著闊闊出、豁兒赤這些人,過一輩子吧。”
說完以後,她開始收拾自己的衣服,準備帶著最小的兒子拖雷離開,回孃家弘吉剌部。
成吉思汗貴為大汗,卻面臨著眾叛親離的尷尬局面,苦心撫養自己長大的額吉死了,諄諄教誨自己的舅舅,也不打招呼就走了,哈撒兒和帖木格因闊闊出的事情,早就與他生分冷淡了,合赤溫和別勒古臺明著沒說什麼,早就寒心了,好久都沒找他這個大哥,說知心話了。
成吉思汗痛心疾首,如同接連遭了幾記棒喝,才恍然開始頓悟。他明白了,再這樣下去,即便擁有整個草原,終究不過是孤家寡人。
人生與頓悟的關係,與人與酒之間的關係,有著驚人的相似性。
酒發酵的時間很漫長,可品酒的時候,很快就醉了。人生也一樣,很多人前半生總是懵懵懂懂的,突然一天就開悟了,馬上就把很多人,很多事情看得很透徹。
面對孛兒貼的怒氣,成吉思汗只得放下尊嚴,流著眼淚,開始坦誠自己的錯誤。為了表明誠意,還讓人叫來了哈撒兒和帖木格,表示已下定決心,要除掉闊闊出,只是不允許放出風聲。
當天晚上,為了安慰孛兒帖,成吉思汗留了下來,使出了渾身解數,將身下的孛兒貼弄得“啊-啊”大叫。
事後,孛兒貼抱著他,好長時間,也緩不過勁來。
一夜的溫存,又使孛兒貼變成了一個幸福滿滿的女人,她拿出了最大的皮囊,遞給了成吉思汗。
兩人開啟一看,裡面的羊皮上,畫著兩隻鷹,前面一隻鷹老態畢現,羽毛零亂,正埋著頭,用利喙啄爪子。
後面那隻鷹,與前面的完全一樣,只是羽毛緊緻,精神煥發,與羽毛凌亂的鷹相比,箭直是判若兩鷹。
看到這裡,成吉思汗想起了草原上的一個傳說。
鷹,是草原上備受尊敬的鳥兒。
薩滿教認為,薩滿是長生天的使者,負責向人類傳遞各種訊息。鷹也是長生天的使者,經常在高空翱翔,負責向鳥兒和動物傳遞各種訊息。
鷹的壽命,有的達到七十歲,有的卻只有四十歲,主要的差別在於,是否經受得住長生天給予的考驗。
活到四十歲時,鷹用於捕食的尖喙和利爪,已經老化了,羽毛也變得濃密厚實,導致翅膀十分沉重,飛行起來十分吃力。
在這種情況下,長生天給了兩個選擇。
一是不能飛行,不能捕食,由於害怕巨痛,只能一直餓著,等待死亡的降臨。
二是躲到偏僻而安全的地方,忍著巨大的傷痛,先用喙啄掉老化的爪子,再一根根地拔掉身上的羽毛,最後用喙叩擊岩石,將舊喙脫掉。到此時,血肉淋漓的鷹,全身都會疼痛,只有耐心地等上半年,當利爪、羽毛和尖喙長出來後,就可以重生了。
重生後的鷹,又可以飛行和捕食了,就可以再活三十年。
想起這個傳說,成吉思汗終於明白,訶額侖和德薛禪的良苦用心了。
他開始惕厲自省,認為自己從建立蒙古國,成為萬人景仰的大汗開始,就暴露出了很多問題,正像四十歲的鷹一樣,如果不進行反思和改進,就會在內亂中一敗塗地,這當然不是額吉和舅舅願意看到的。
為了讓自己頓悟,一個不惜犧牲了性命,一個毅然決然地離開了。
想到這裡,成吉思汗不由淚流滿面,三天三夜都沒有吃飯,也沒有睡覺,他覺得自己,必須要像鷹重生一樣,不得不採取措施了,哪怕會有傷痛,也在所不惜。
三天後的晚上,在鐵木真的氈帳裡,哈撒兒、別勒古臺、合赤溫、帖木格和帖木侖都來了,六兄妹難得地聚在一起,大家一邊喝酒聊天,一邊回憶童年的趣事。
在鐵木真的帶動下,大家流著熱淚,唱起了訶額侖和速赤吉勒當年唱過的《勸奶歌》,來緬懷兩位偉大的額吉:
呔咕,呔咕,
鳥兒一早就找蟲子,
那不長**的飛禽,
找蟲子是為了雛兒,
吃飽的雛兒多開心!
呔咕,呔咕!
******
呔咕,呔咕,
晚歸的母羊回來了,
你這大**的額吉,
竟將親生兒女拋棄,
沒孃的羔羊多難過!
呔咕,呔咕!
在大家的感召下,孛兒貼也流著熱淚,加入了六兄妹的行列。
格格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