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張氏看不過去了,沒好氣瞪了一眼老伴,旋即對女婿、女兒笑著說道:“老身聽說,魯陽收容了近萬從宛北而來的難民吧?沒出什麼亂子吧,公瑜?”
“母親放心。”
感激於岳母的解圍,魯陽鄉侯拱拱手,恭敬說道:“我魯陽對那些難民實施以工代賑的策略,再加上前些日子劉公許諾允許那些難民入我魯陽的民籍,難民們都很安分。”
周張氏笑著點點頭,旋即對老爺子說道:“老頭子,不如明日咱們去看看那些工點吧?去看看你女婿的功勞。”
“有什麼好看的?”老爺子輕哼一聲,淡然說道:“以工代賑,也不是什麼過於高明的策略,不過是拾人牙慧罷了,古時每逢天災,歷朝歷代就有出現類似的事蹟,修城池、築河堤,不都是這樣麼?”
聽到這話,周氏捂著嘴笑道:“爹,你說這話,虍兒會不高興的,以工代賑,可是虍兒想出來的。”
“……”
老爺子的面色頓時就僵住了,轉頭看看趙虞,正好迎上外孫有些無奈的目光。
“咳。”
只見在眾目睽睽之下,老爺子咳嗽一聲,強行又兜了回來:“鑑於虍兒這般年幼,卻能想出這等辦法,實屬難得。”
“那就去鄭鄉吧。”
周氏撫掌說道:“鄭鄉是虍兒經劉公允許而親手負責的工點,當地的事宜都是虍兒一手安排的,我聽靜女說過好多回了,但還未去看過,正好這次帶著父親與母親一起去看看……”
“此事當真?”
周張氏驚訝地看向趙虞。
見此,趙虞拱拱手回答道:“是的,外婆。”
得到小外孫的肯定回覆,周張氏又驚又喜,嘖嘖稱讚道:“那可真得去看看了,看看我外孫的功勞……老頭子,你怎麼說?”
“唔。”周老爺子捋著鬍鬚,用一種彷彿孺子可教的肯定目光看著趙虞。
見此,魯陽鄉侯連忙說道:“既然如此,明日小婿便讓張純安排此事……”
聽到這話,周氏不解問道:“讓張純安排?夫婿不去了?”
“我……我還有點事。”魯陽鄉侯朝著周氏使了個眼色:“就是那件事,你忘了?”
“哦哦。”
在丈夫的目光暗示下,周氏恍然大悟地點點頭:“那件事啊……那件事不是取消了麼?”
她朝著丈夫眨了眨眼。
看著魯陽鄉侯目瞪口呆的模樣,趙虞忍不住想笑。
『看來只有我這個做兒子的來解圍了……』
搖搖頭,趙虞笑著說道:“爹,那打算何時邀請魯陽、葉縣兩地的商賈呢?孩兒覺得這件事您不能再拖了。”
聽到兒子的話,原本已近乎絕望的魯陽鄉侯忽然精神一振。
到底是親生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