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張氏瞥見一眼老伴,拆臺道:“不是麼?那日咱家女兒剛說請咱們來魯陽,當晚你就偷偷把行禮收拾好了,還藏在櫃子裡以為我看不到……”
“誰說的?”
周老爺子梗著脖子辯解道:“我本不想來,我準備去拜訪我一個好友……”
“跟你談得來的幾個至交,據我所知不是臥病在榻就是早已入土,你拜訪誰去?……還每日站在屋外看天氣……”
“我只是在鍛鍊筋骨。”周老爺子沉著臉辯解道。
“好了好了。”
見父親似乎有些下不來臺,周氏笑著打圓場道:“爹,您難得來你女婿府上,不如便多住幾日,讓你兩個外孫兒好好陪陪你……”
在聽到前半句時,老爺子臉上滿是不屑之色,但在聽到全部後,只見他微不可查地瞥了一眼趙寅、趙虞兄弟二人,含糊說道:“看心情吧,心情不好,我明日就回鹽城,心情好的話,多住幾日……也並非不可以。”
相比較趙寅聽到這話後高興的樣子,趙虞則是嘴角微微抽搐了兩下。
不得不說,這位外祖的性子,使他不禁有種避而遠之的衝動。
可能是因為有兩個外孫在場,周老爺子心情很不錯,倒也沒有像以往那樣故意對女婿找茬,他完全就是忽視了在座的魯陽鄉侯,只顧著跟女兒還有兩個外孫說話,問他們每日在府上做什麼。
趙寅的回答,中規中矩:“孫兒跟著公羊先生學習呢。”
跟對魯陽鄉侯說話時的不屑語氣不同,周老爺子慈祥地問道:“公羊先生對吧,老夫見過他,確實是一位飽學之士……他教你什麼了?”
趙寅拱手回答道:“公羊先生教孫兒儒家經義。”
“哦,儒家經義。”老爺子點點頭,笑著說道:“那老夫考考你,儒家經義的根本是什麼?”
“是孝!”
“何謂孝?”
“子負老,謂之孝。”
“何謂孝道?”
“孝且順之,謂之孝道!”
簡單的幾句考問,趙寅對答如流,周老爺子聽得連連點頭,嘖嘖稱讚道:“寅兒聰慧,公羊先生亦是大才!”
稱讚罷,他叮囑趙寅道:“寅兒要好好讀書,外祖當年就是吃虧在讀書不多,被人看輕,自漢朝之後,這天下就是讀書人的天下了。”
“孫兒受教。”趙寅恭敬地拱拱手。
此時,周老爺子又轉頭看向坐在位子上打哈欠的趙虞,面帶微笑問道:“虍兒呢,你平日裡做些什麼,與你兄長一樣,跟著公羊先生讀書麼?”
“不是。”
趙虞搖搖頭說道:“我不喜讀書,我喜歡到處走走看看。”
周老爺子聞言點點頭說道:“唔,年輕人到處走走看看,增長見識,也不是什麼壞事,倘若能趁機結納人脈,那更是受益終身……”
聽到這話,縱使趙虞覺得這位老爺子的性格有點彆扭,卻也無法否認,其實這位老爺子並不難相處。
當然,這一點魯陽鄉侯是絕對不會認可的。
就以上老爺子對兄弟倆所說的話,尤其是那副和藹可親的態度,他自打成為女婿起就從未享受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