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虞所說的正事,當然並非推脫之詞,畢竟他想要建立的魯葉共濟會,暫時只拉攏了一批葉縣的商賈,魯陽的商賈們至今還不知情呢,雖然魯陽總共也沒多少商賈,論人數、論財力,都遠不如葉縣的商賈,但即便如此也不能將自己家鄉的人拉下呀。
更何況,魯陽境內的那些商賈、世家,與魯陽鄉侯的關係一向不錯,無論是魯陽鄉侯當初年幼時設計對付貪婪的縣令孔儉,亦或是如今縣內湊錢開掘那條璟公渠,魯陽的這些商賈與世家也有出力。
無奈之下,趙虞只能在那位外祖到來魯陽之前,抓緊時間辦成這件事。
於是次日,他便帶著大管事曹舉,帶著靜女、張季、馬成幾人,前往縣城。
正所謂照方抓藥,抵達縣城後,趙虞率先就去拜見縣令劉緈,請他出面召集縣城內有頭有臉的人物。
此時魯陽境內的幾處工點已陸續進入正軌,作為縣令的劉緈也無需來回跑,親自檢視,他又回到了縣衙內履行他的本職,當得知趙虞單獨前來拜訪時,劉緈很是驚訝。
要知道,趙虞拜訪他的次數其實並不少,但每回都是跟著他父親魯陽鄉侯一道來,單獨前來拜會他,這還真是頭一回。
於是當見到趙虞時,劉緈忍不住問道:“鄉侯沒來?”
趙虞聞言笑了笑。
其實這次前來縣城,他昨日就跟他爹魯陽鄉侯提起過,但魯陽鄉侯是一個很驕傲的人,在明知自己兒子已經安排好一切的情況下,自然不會厚著臉皮來搶兒子的功勞,更何況這個兒子近期所做的事他也看在眼裡,他也放心讓趙虞單獨前來。
他朝著劉緈拱拱手說道:“今日前來,乃是有件事欲與劉公商量。”
說著,他便將宛城軍市與魯葉共濟會的事一五一十地告訴了劉緈,只聽得劉緈多次面露驚色與喜色。
“二公子實在是……”
目視著眼前這位尚不滿十一歲的孩童,劉緈心中感慨萬千。
儘管趙虞說得很客氣,說是前來與他商量,但事實上,這小子已經將最困難的幾個環節都打通了,比如與王尚德交涉,比如拉攏葉縣的商賈們,倘若說整件事算十分,那麼趙虞已經做成了八分。
而最最讓劉緈動容的是,眼前這位二公子竟願意將用他聰明才智換來的那一成的抽成,全部獻給他魯陽縣的官府。
那可是魯陽、葉縣兩地絕大多數商賈與宛城軍市交易所得利潤的一成抽成,不難想象那將是如何龐大的一筆財富,毫不誇張地說,魯陽鄉侯府那‘食兩千戶’的爵俸,都遠不及這一成抽成。
然而,魯陽鄉侯父子卻毅然獻給縣衙,劉緈年輕時為了求官走南闖北,從未見過如此慷慨而仁厚的貴族。
想到這裡,劉緈不顧趙虞年幼,拱手正色拜道:“辛苦二公子這幾日為了我魯陽而奔走。”
他這般重禮,也是趙虞沒有想到的。
只見趙虞連忙扶住了劉緈的雙手,笑著說道:“劉公這話就太見外了,我趙氏亦是魯陽一員,更何況,那條河渠還以我爹的名命名呢,小子自然要竭盡所能。”
“哈哈。”劉緈聽得哈哈大笑,旋即承諾道:“好,好,倘若鄉侯不嫌劉某字醜,介時劉某親自為他琢刻河碑,好讓我魯陽人能世世代代牢記鄉侯的恩情……”
“那就……到時候拜託劉公了。”
“哈哈,好說好說。”
片刻寒暄過後,劉緈便派人前來了魯陽縣有頭有臉的商賈與世家家主。
不得不說,魯陽確實很難與葉縣相提並論,在刨除了魯陽鄉侯府後,整個魯陽家財殷富的,竟不出十家,想想葉縣,當時可是站滿了整個縣衙的院子。
當這些人到齊之後,趙虞先是自我介紹了一番,旋即向這些人講述了宛城軍市與魯陽共濟會的事宜,包括前幾日已成功宛城的第一批交易,聽得在座諸人頗為心動。
說起來這些人也識相,當趙虞代表魯葉共濟會邀請他們時,他們毫不猶豫地決定加入,並且對他‘一成的條款’毫無不滿。
顯然他們都清楚,既這位鄉侯府的二公子已說動了葉縣的眾多商賈們,那麼能否拉攏他們,對於人家來說其實已經無所謂了,說得直白點,這位二公子純粹就是帶他們一起發財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