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民們雖交頭接耳但卻無有人離開,這事並不出乎趙虞的意料。
片刻後,他再次走上土坡,目視著底下的難民們,這次他的口氣就比較平緩了:“好,倘若你等決定留下,那就聽從指示,以‘戶’為基礎重新整頓……每一戶可以有五到十人不等,倘若人數不足,可以接納落單之人,只要彼此願意……”
聽罷趙虞的話,土臺底下的難民們逐漸解散了原本整齊的隊伍,按照趙虞所說的,以戶為單位重新整頓。
這些難民,主要是因為天災而逃難至魯陽縣,並非是受戰亂所致,因此大部分的家庭都是比較完整的,比如說田姓那一戶,戶主田和與田妻,加上田敦、田犁兩兒子與長兄的媳婦,人數正好五人。
甚至於,有不少家庭的人數還不止五人,倘若連孩童都算上的話,可能有六至八人,這些家庭就無需費事了,只需待會聽從監工們的指示,以五戶結成一伍,基本上也就結束了。
但難民中也有並不完整的家庭,他們在逃難途中因為種種原因失去了親人,或是父親、或是母親,或是丈夫、或是妻子,也或許是兒女,這些家庭不滿五人之數,就得去吸納落單的人,或者將兩個不完整的家庭併成一個。
由於時間還寬裕,趙虞也不干涉這些難民,走下土坡後,便朝著遠處鄭鄉長所在的位置走了過去。
方才他就注意到了,儘管鄭勇口口聲聲說他父親鄭祥——也就是鄭鄉長年紀大了,可能無法幫助他什麼,但當方才趙虞下令召集在場的難民時,準備重新整頓時,鄭鄉長還是聞訊而來,遠遠地看著。
顯然,那位鄭鄉長對他還是有點不放心,怕他過於年輕,鬧出什麼亂子來。
不過眼下,那位鄭鄉長倒是終於放下了心,畢竟他親眼所見,趙虞以出色的口才,說得土坡底下那數百名難民服服帖帖。
“鄭鄉長。”
“二公子。”
在彼此行了一禮後,鄭鄉長臉上堆著笑說道:“方才老朽親眼所見,老朽終於明白,為何劉公對二公子讚不絕口,請二公子主持這邊的工點卻毫不擔憂其他……”
“哪裡哪裡,鄭鄉長過獎了。”
二人聊了片刻,主要是鄭鄉長向趙虞詢問了一下接下來的打算,當他從趙虞口中得知了完整的打算後,他滿意地點了點頭。
旋即,他委婉地催促趙虞道:“重新整頓難民要緊,二公子且去。”
趙虞亦不推辭,拱了拱手便離開了。
此時,那些難民們已經重新整頓地差不多了,除了原本就較為完整的家庭無需改變以外,那些不完整的家庭也已重組,或是兩戶並作一戶,或者是吸納了個別落單的青壯,但還是有一小部分人被“遺忘”了。
比如趙虞暗中關注的,那名帶著兩個孩子的婦人,馬氏。
她此刻就顯得有些手足無措,愣愣地站在原地。
猶豫一下,趙虞帶著曹安、張季二人走了上去,對馬氏說道:“為何呆呆立於此處?”
“啊?”
馬氏似乎沒注意到趙虞的靠近,聞言嚇了一跳,待回頭看清是趙虞後,她連忙帶著身邊半大的孩子給趙虞行禮:“二公子。”
趙虞擺了擺手,又問婦人道:“我方才的話,你聽到了麼?”
“回二公子的話,二公子方才所言,賤婦聽到了。”
“那為何你不找人組一戶呢?或者,你也可以投奔其他人,與其他人組一戶。”
聽到趙虞的話,馬氏有些不安地攥緊了衣角,面色微紅,怯怯說道:“他們……他們嫌我母子累贅……”
“什麼?”趙虞沒有聽清,皺了皺眉,卻嚇地馬氏低下頭,不敢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