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夫明白了。”深深吸了口氣,陳太師這才勉強壓下了心中的怒火。
隨後,在進宮見到董皇后之後,陳太師悲痛地請罪道:“臣無能,致使邯鄲遭此劫難,請董後降罪。”
“太師使不得。”
董後連忙示意鄒贊、毛錚、薛敖等人將陳太師扶起:“此乃李虔、楊雄等人引起的禍端,與太師何干?”
見此,趙虞亦趁機在旁請罪道:“董後,此事若要怪罪,當怪罪微臣。……若非微臣一時疏忽,不曾想到那楊雄竟敢公然領兵偷襲微臣,也不至於被困陽平,使楊雄有機會襲擊邯鄲……”
『……』
陳太師轉頭看了一眼趙虞。
就在這時,董後善言寬慰道:“周將軍言重了,據本宮所知,周將軍已然對涼州軍多有防範,先前還為涼州軍試圖佔據元城之事,險些與其大打出手,這些本宮也都知道。只能怪楊雄那些賊子過於狠毒……”
頓了頓,她又帶著幾分歉意與慚愧對趙虞與陳太師二人說道:“本宮知道太師在江東平亂,本不想攪亂太師的謀劃,且邯鄲有周將軍坐鎮,本宮其實也可放心,但……終歸還是太師親自坐鎮邯鄲,更能讓人心安……周將軍也千萬莫要多想,日後朝廷還要仗著諸位。”
她的目光,最終落在鄒贊與薛敖二人身上。
見此,鄒贊與薛敖不約而同地抱拳行禮:“臣遵命!”
片刻後,陳太師、趙虞眾人向董後告辭,離開了鳳儀殿。
此時,張御史恭敬對太師說道:“太師遠道而來,今日回府後請好好歇息,國喪之事,還需太師出面主持……”
陳太師點點頭,旋即目光不經意地落在正在與鄒贊、薛敖說話的趙虞身上。
不錯,其實陳太師早就對義子周虎心生了幾分懷疑——當然,他並不是懷疑趙虞與趙伯虎有什麼關係,只不過是趙虞此前與鄄城侯一家走得過近,讓陳太師心生了懷疑。
要知道此次邯鄲的劫難,晉天子、太子李禥、皇孫李欣祖孫三代皆不幸遭涼州勢力所害,而三皇子李虔則因為篡位失敗,被迫逃奔涼州,這使得王室正統眼下竟陷入了無人可以繼承的尷尬,只能從旁支另擇人選。
而旁支中最佳人選,莫過於祥瑞公主的生父,鄄城城侯李梁。
這是巧合麼?
陳太師心中十分懷疑。
畢竟他很清楚他義子周虎的本事,雖然論武藝,這六子周虎是陳門五虎中最差的一個,但論心計、論城府,此子甚至還要勝過鄒贊與薛敖。
有這等心計與城府的六子,居然會被楊雄算計?
別說楊雄了,就算是楊氏五兄弟中最被陳太師看好的楊暐,陳太師也不認為能騙過周虎。
這份懷疑,隨著陳太師回到太師府,親眼看到府內的舊僕大多都安然無恙,變得愈發濃厚。
這場邯鄲的劫難,與祥瑞公主結怨的太子李禥與三皇子李虔,一個喪命,一個亡命出奔涼州,而阻礙鄄城侯李梁繼承王位的晉天子與皇孫李欣,亦紛紛遇害。
可他們這邊呢?鄒讚的夫人、王謖的夫人當時也在邯鄲,卻能安然無恙,甚至於,就連他太師府上的老僕,也幾乎沒有多少人喪生。
這一切……真的只是巧合麼?難道是上天庇護,是上天站在他陳仲這邊?可既然如此,他陳仲為何還會失去兩位義子?
還是說,這並非巧合,而是他義子周虎巧妙算計下的結果?
當薛敖吵吵嚷嚷要擺酒祝賀重新奪回邯鄲時,陳太師難得沒有開口喝斥,因為他顧不上,當時的他,正神色複雜地看著趙虞。
他決定要問個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