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趙虞、韓郡守等人的離開,曹戊軍、魏郡晉軍亦相繼西撤。
見此,此地無數涼州軍將士紛紛歡呼,甚至不乏有人開口嘲諷。
“什麼周虎,什麼陳門五虎,亦不過如此。”
“還以為這周虎有什麼能耐呢!”
“我方才還以為那周虎會立刻下令其麾下軍隊對付咱們呢……”
“哈?就憑那些兵卒?”
聽著那諸多涼州軍將士不屑、輕蔑的譏諷,楊暐皺著眉頭看著離去的趙虞與韓郡守一行人。
他轉頭對楊雄說道:“大哥,這周虎既去,必然會立即將今日之事上稟天子,我等當早做打算。”
楊雄深以為然地點了點頭,低聲說道:“先進城與你三哥匯合,一同合計一番,再做打算。”
“好。”
片刻後,楊雄、楊暐二人進入元城,與楊勉匯合,三人匯聚一處,商議對策。
在得知事情經過後,楊勉感覺十分解恨,暢笑道:“大哥幹得好,我早瞧著那周虎不順眼了!”
聽到這話,楊暐苦笑說道:“雖然解恨,但周虎回去之後,定會將今日之事上報天子……”
“怕什麼?”楊勉輕哼一聲,旋即眼眸中閃過幾絲兇光,壓低聲音說道:“大不了……咱們先下手為強!”
“不可!”楊暐立刻勸阻道:“今日那周虎之所以退卻,不過是因為我方人數佔優,然而在邯鄲,他不止還有一萬五千潁川軍,就連虎賁軍亦聽從他號令……觀今日那周虎對我等的防備,小弟不認為我等能迅速攻入邯鄲,一旦我等密謀之事敗露,陳太師與鄒贊必定立即率軍回援,介時前有周虎,後有陳太師、鄒贊、薛敖等人,我恐實難取勝!”
“唔。”楊雄深以為然地點了點頭。
他也明白,如今邯鄲、魏郡這邊,那周虎是他們最大的威脅——除非能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攻入邯鄲,使木成舟、米成炊,否則,的確是不宜輕舉妄動為妙。
畢竟陳太師與鄒贊、薛敖等人從東海、山東等地率軍回援邯鄲,撐死了最多也就兩個月時間,倘若不能迅速攻入邯鄲,被那周虎死守邯鄲兩月,待陳太師與鄒贊、薛敖的援軍回到邯鄲,那一切就全完了。
“為今之計,唯有搶佔先手,先告那周虎一狀,同時請三殿下出面幫忙說項。”楊暐低聲對楊雄道:“不求天子治那周虎的罪,但求天子莫今日之事對我等加深成見……”
“唔。”
楊雄微微點了點頭。
事不宜遲,當日楊雄留下兩個弟弟呆在元城,自己則帶著十幾名騎兵直奔邯鄲。
相比較楊氏兄弟幾人的急迫,趙虞倒是一點都不著急,他甚至都提前猜到楊氏兄弟或有可能反咬他一口,但那又怎麼樣呢?
一來晉天子對涼州楊氏素有成見,二來還有祥瑞公主幫襯、太子李禥幫襯,趙虞怎麼想都不認為楊氏兄弟能扳倒他。
其實他巴不得楊氏兄弟能扳倒他呢,可惜,楊氏兄弟辦不到。
尤其是今日這件事,連魏郡守韓湛都倒向他了——就算晉天子不信他‘周虎’,總會相信韓郡守吧?韓郡守與楊氏此前又沒有什麼矛盾。
當晚黃昏前後,趙虞率軍撤回鄴城一帶,在進城後揮筆寫了一份奏書,如實記載今日之事。
他甚至沒有絲毫的誇張,因為根本不需要。
而與此同時,楊雄一行人已馬不停蹄地趕到了邯鄲。
在進邯鄲後,楊雄先找到三皇子李虔,講述今日發生的事,聽得三皇子李虔倍感頭疼。
他也沒想到,那周虎對楊氏、對涼州軍的防備,竟然到了那樣的地步。
他皺眉對楊雄說道:“所幸舅舅來得及時,那周虎還未回都,否則就愈發不妙了……只不過,如今不止祥瑞護著那周虎,連太子都引以為援,即便舅舅來得早,在父皇面前狀告周虎,恐怕也……”
不過話雖如此,三皇子李虔也認為他們必須佔個先手,畢竟這事若非那周虎搶了先,那就愈發不利了。
次日清晨,待早朝完畢之後,三皇子李虔帶著楊雄赴大興殿偏殿覲見晉天子。
待天子將他招入後,他恭聲對天子道:“父皇,孩兒有稟。昨晚舅舅回到邯鄲,敘說周左將軍種種無禮,懇請父皇替他主持公道。”
天子問道:“所因何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