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李虔、楊雄等人,已稀裡糊塗地被扣上了弒君的罪名,正遭到李蒙、董襲等將的追殺,可謂是虎落平陽。
相比之下,趙虞則顯得興趣缺缺,在放任勤王軍轄下各軍追擊李虔、楊雄等敗軍的同時,他則帶著百餘名黑虎眾,慢悠悠地跟在後頭。
倒也不是敷衍,只是他仍未擺脫大仇得報後那份悵然若失的感覺,眼下對其他事都提不起勁。
而就在趙虞一邊發呆一邊騎著馬行走在上黨郡的土地上時,忽然身後駛來一小隊騎兵,正是虎賁軍的令使。
“左將軍!”
待見到趙虞後,為首那名騎兵恭敬說道:“潘中郎請左將軍返回邯鄲,穩定城內秩序……”
“……”趙虞微微皺了皺眉,說道:“邯鄲有潘中郎與朝中諸大人就足夠了。”
“這……”那名騎兵猶豫說道:“左將軍,這其實是董皇后的意思,董後希望在陳太師返回邯鄲之前,左將軍能夠坐鎮邯鄲,免得再生什麼動盪……”
『陳太師……』
自大仇得報後迷惘至今的趙虞,眼神忽然變得凝重起來。
他終於醒悟到他淡忘了什麼事。
對啊,別看他大仇得報了,但整件事可還沒完呢,還有陳太師與陳門五虎呢……
心中忽然想到了一件事,趙虞微微吸了口氣,轉頭問身旁的何順道:“何順,今日初幾?”
何順不解地回答道:“九月十四。”
『……』
趙虞的眼神變得愈發凝重了。
當初楊雄在東武陽設計偷襲他,乃六月上旬,就算當時這件事不為人所知,等到六月末、七月初,當他在館陶調兵時,東郡等幾個郡就差不多得知了涼州軍叛亂的訊息。
據東郡守魏劭先前對趙虞所言,他在接到趙虞的調令後,便立刻派人將這個訊息送往山東。
粗略估算一下,最遲七月末,駐守在山東的鄒贊就應該已經得知了涼州軍叛亂的訊息。
鄒贊知道了,就意味著陳太師也知道了,據臨淄與東海郡的距離,最遲八月上旬,陳太師就應該得知此事了。
似三皇子李虔勾結涼州軍造反這麼大的事,陳太師有可能不率軍回都麼?
倘若當時陳太師便果斷率軍回都,一個月的時間,已足夠陳太師從東海郡撤至山東,甚至已經到了平原郡或東郡,而這就意味著,可能再有半個月到一個月的時間,那位陳太師便會帶著鄒贊、薛敖返回邯鄲……
想到這裡,趙虞心中就難免有些忐忑。
萬一陳太師識破了他的謀劃,那可就太糟糕了,介時他恐怕就只能逃往山東投奔他兄長趙伯虎了——好吧,這只是玩笑,就算事情真的鬧到不可收拾的地步,就憑趙虞‘收復王都’、‘驅逐李虔、楊雄等叛逆’的功勞,陳太師也對他這個功臣也沒辦法。
但可以預見的是,彼此間的關係與情義必將就此終結,甚至反目成仇,而這恰恰是趙虞所不想看到的。
“左將軍?”
見趙虞遲遲沒有反應,那名騎兵小心翼翼地喚道。
聽到這喚聲,趙虞這才回過神來,在略一思索後,點頭說道:“既然是董後與諸位大人的意思……那好吧。”
那名騎兵聞言大喜,連忙說道:“恕小的先行回邯鄲覆命。”
“去吧。”
“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