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翟微微一笑道:“此事容易,我等可以向山東諸縣借吃借喝。……眼下,江東義師已退出山東,而那位陳太師率領的晉軍,亦追趕著江東義師往南而去,整個山東,如今幾無駐軍,守備空虛,我等向他們借些吃用之物,想必諸縣不會拒絕。”
“你是說,趁機奪佔山東?”朱武眼睛一亮。
“非也。”張翟搖搖頭,正色說道:“我並不支援奪佔山東,佔下城池後,還得派人去守,皆時晉軍在城外一圍,我等便成了甕中之鱉。因此我建議‘掠而不佔’,咱們在泰山立足,缺吃缺用時便去山東諸縣借一些,倘若晉軍前來圍剿,咱們便退入泰山……泰山方圓有數百里之廣,境內又多奇山險谷,縱使晉軍能找到我等,也奈何不了咱們。”
朱武靜靜地聽著,半晌後才看著張翟輕笑道:“看來張兄早有成計……”
說罷,他點點頭道:“好,算我一個。”
見朱武如此果斷,張翟心下暗暗點頭。
他並不驚訝於朱武這果斷的決定,畢竟他早就見過朱武,知道這是一個知進退的人。
不誇張地說,在周岱、劉闢、丁滿這群人當中,也就只有這個朱武,能堪堪與昔日的關朔、陳勖相提並論。
只可惜,這朱武顯然不是一個容易受人左右、擺佈的人——這也是張翟選擇周岱而沒有選擇此人的原因。
果不其然,就像張翟所猜測的那樣,朱武在做出決定後,立刻就問起了日後在泰山的地位之事。
看了一眼有些緊張的周岱,張翟笑著說道:“雖說是周渠帥立主聯合了諸路義師,但倘若朱渠帥有意,周渠帥願意奉渠帥為盟主……”
聽到這話,朱武的臉就有點掛不住了。
他還欠著周岱的人情呢,哪好意思搶了周岱的位子……
看了一眼沒什麼主見的周岱,朱武笑著說道:“張兄言重了,既然是周兄撮合了諸路義師的聯合,那自然理當由周兄擔任盟主,朱某在周兄手下當個小將即可……”
他也就是隨口一說——他手下亦有數萬人,周岱怎麼可能只讓他當個小將?
果不其然,周岱聞言大喜,當即就信誓旦旦地保證道:“兄弟若願意支援我為盟主,我與兄弟平起平坐。”
朱武聞言亦大喜,他要的就是這句話。
不得不說,這朱武確實要比周岱、劉闢、丁滿等人果斷地多,既然已決定投奔泰山,他就絲毫不留戀佔下的城池。
當日,他立刻派人前往範縣、谷城、壽張等攻下的縣城,命麾下的將領們立刻卷帶各縣的存糧往泰山撤退。
甚至於,為了怕手下趁機在各縣搶掠而耽擱了時間,朱武還向麾下將領們透露了他們準備‘進兵山東’的計劃,用殷富的山東來誘惑眾人——看得出來,這是一個很懂得權衡利害的人,若不能儘早除去,他日必為晉國的心腹大患。
當然,這與趙虞無關,別說他暫時還不知這個朱武,就算知道,他也不會對其怎樣。
三月初九,趙虞率大軍抵達無鹽縣。
此時他驚訝地得知,聲勢浩大的須昌賊,居然也已早早向泰山方向撤離。
“這不對勁。”
周貢率先察覺到了情況不對,在軍議時言辭鑿鑿地說道:“各路叛賊,似乎都在有預謀地朝泰山匯聚,而不單純是畏懼我軍……”
“唔。”
趙虞深以為然地點點頭:“我也看出來了,好似有一支手在背後操縱這一切。”
廖廣、曹戊、王迅、張期幾人聽後若有所思。
周都尉說得沒錯,成陽賊、須昌賊、瑕丘賊不戰而撤、紛紛撤往泰山,這背後肯定是有人在操縱。
只是那個人會是誰呢?
“……”
“……”
包括褚燕在內,帳內諸將皆露出了凝重的神色,一如趙虞同樣凝重的神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