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血壓降了點,我說高壓,低壓還有點偏高,近一百,最近晚飯後堅持走路,爭取把低壓降下來,然後把爛牙拔了,這幾天一直隱隱作痛。』
————以下正文————
大沙河之戰後,趙虞先順勢收復金鄉,繼而分兵兩路,一路由曹戊、周貢二將率領,向南往東緡縣而去,另一路則由他親自率領,向東前往亢父,直逼任郡。
任郡是小郡,境域寬廣遠不能與河南、潁川相提並論,郡內僅有寥寥幾個城縣,但由於境內多山丘,這裡反而山賊林立,混亂程度比濟陰、東平、山陽更甚。
而其中人數最多的瑕丘賊,聽稱呼就知道他們其實也是山陽郡東部的瑕丘一帶出身,只不過後來流竄到了任郡罷了。
這支瑕丘賊,正是周岱、張翟準備聯合的首個物件。
二月二十七日,就當趙虞率領晉軍收復金鄉、旋即朝任郡進發的同期,周岱與張翟率領兩萬餘殘餘越過任城,抵達了北邊的樊城,即瑕丘賊首領丁滿的據點。
與前幾日的劉闢一樣,丁滿得知周岱率眾前來投奔,心下也是十分驚訝。
別看趙虞將周岱視為可操縱的棋子,但在濟陰、東平、任郡、濟北等幾個郡的反抗軍中,周岱亦有不低的名望,原因就在於他率第一個對縣城動手,其餘諸如須昌賊、山陽賊等等,都是在得知周岱一眾打下縣城的鼓舞下,這才紛紛開始效仿。
不誇張地說,周岱也堪稱是這第二次‘義師起事’的領頭羊,因此之前就連日漸膨脹的劉闢都賣他幾分面子,哪怕是心中鄙夷周岱在晉軍面前不戰而逃,依舊給予了他不少糧食。
而丁滿的勢力遠不如周岱,手底下僅有寥寥數千人,因此對周岱愈發客氣。
當日,丁滿將周岱、張翟等人請到樊城,設宴款待。
酒席筵間,他旁敲側擊詢問周岱一行此番的來意,畢竟周岱此番前來還帶著兩萬餘人,他心中多少也有些忌憚。
然而出乎他的意料,周岱此行前來卻沒有什麼惡意,他告訴周岱:“晉國朝廷派潁川都尉周虎率大軍鎮壓我諸路義師,此人亦是陳門五虎之一,非但勇謀兼備,麾下精兵猛將更是如雲……”
為了嚇唬丁滿,令後者與己方一同撤向泰山,周岱著實替趙虞吹了一波,聽得丁滿將信將疑,畢竟陳門五虎名揚天下,大致是哪五個人丁滿又豈會不知?根本沒有一個叫周虎的。
可聽著周岱、張翟言辭鑿鑿的勸告,丁滿心中亦打起了鼓。
他不比劉闢,手底下可沒有幾萬人手,因此倒也不會狂妄地想要力撼這股晉軍,可就這麼放棄了奪佔的城池,他心中亦有些不捨。
看出這一點,張翟便將趙虞指點他們的策略透露了幾分,笑著對丁滿說道:“樊城不過是一座窮城,棄之有何可惜?倘若渠帥與我等聯合,一同撤往泰山立足,他日山東諸城,唾手可得。……山東豈不比任郡殷富?”
山東殷富,世人皆知,丁滿亦不例外,聞言不禁有些心動,可一想到雙方聯合後的話語權,他又有點遲疑,畢竟他手底下只有數千人,還並非各個都忠心於他,萬一日後周岱將他謀害,奪了他的人馬……
張翟猜到了丁滿的心思,用眼神暗示周岱,周岱會意,立刻對天起誓:“倘兄弟肯拋下基業隨我一同前往泰山,我周岱對天起誓,絕不虧待兄弟,日後我兄弟二人有福同享、有難同當。”
在這個信奉舉頭三尺有神明的年代,世人對於誓言普遍還是信任的,見周岱態度誠懇,丁滿咬了咬牙,最終決定投奔周岱,與周岱一同撤往泰山。
見此,周岱心中大喜,在雙方部下面前與丁滿結為義兄弟,又拜丁滿為副帥,而雙方人手也至此合二為一。
當晚,周岱與張翟私下商議,張翟對周岱建議道:“可叫趙寶、孫駘幾人與丁滿一同押送糧食率先前往泰山立足,渠帥與我則往北,赴東平郡勸說朱武。”
他口中的趙寶、孫駘二人,前者乃是周岱的心腹,而後者是前成陽縣尉,因畏懼朝廷問罪而決定與周岱潛逃,二人都是周岱比較信任的下屬;至於朱武,則是須昌賊的首領,此人與周岱關係極好,當初還聯手圖謀範縣、壽張。
嚴格來說,朱武為此還欠了周岱的人情。
“叫趙寶、孫駘二人與丁滿一同前往泰山?”
周岱顯得有些猶豫,優柔寡斷的他,顯然是怕趙寶、孫駘二人趁機奪了他的地位。
張翟一眼就看出了他的猶豫,低聲勸道:“朱武與渠帥交好,又欠渠帥人情,只要渠帥將其拉來,建立聯盟,他必然不會與渠帥爭奪盟主的位子,介時渠帥便是諸路義師的總帥,聲名遠揚,趙寶、孫駘幾人又豈敢冒大不韙?”
聽了張翟這一番話,周岱終於下定決定。
次日,周岱針對此事與丁滿做了一番商議,就在商議之際,忽然有丁滿的手下送來急報:“渠帥,有細作稱任城一帶出現大量晉軍,觀旗號,乃潁川都尉周虎。”
“這麼快?”
饒是周岱也嚇了一跳,下意識問道:“劉闢呢?他不是在抵抗這支晉軍麼?”
短短半日,便有劉闢手下的殘兵敗將向北逃入任城,投奔周岱與丁滿,同時也將劉闢兵敗身亡的訊息告訴了二人。
聽到這個訊息,周岱哈哈大笑:“劉闢自不量力,不聽勸告,果然遭此一敗。”
回想起在金鄉縣時劉闢與其部下對他的嘲諷與羞辱,今日得知劉闢兵敗身亡,周岱倍感暢快。
暢快之餘,他亦心有餘悸,私下對丁滿說道:“幸虧我聽取了張兄的勸告,否則遭此下場的便是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