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趙氏虎子> 第659章:山東戰役(五)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659章:山東戰役(五) (2 / 4)

“南撤?”趙璋心中一緊。

“唔。”公羊先生點點頭,壓低聲音說道:“當前的局勢,雖然對我江東義師不利,但其實對晉軍亦有不利。渠帥還記得濟陰、東平、濟北等地的叛亂麼?只要我等能拖住那位陳太師更久的時間,濟陰、東平、濟北各郡的叛亂就會愈發嚴峻……若實在不行,渠帥便率軍向南撤退,大不了退回泗淮……倘若那位陳太師緊追不捨,那就無法兼顧濟陰、東平、濟北各郡的叛亂。”

頓了頓,他又補充道:“濟陰、東平、濟北等處的叛亂,背後似有其他義師倖存者的影子,想來不會輕易被晉軍一網打盡,趁著那位陳太師回頭圍剿那幾處叛亂的工夫,我江東義師可借泗淮、江東之地再起。”

“唔……”

趙璋若有所思地點點頭。

見此,公羊先生又說道:“我軍若撤,晉軍必然會追擊掩殺,介時薛敖率領的騎兵,將會成為我軍的心腹大患……這幾日我一直在思忖抵擋騎兵的辦法,咳、咳咳……”

說到最後,他忽然猛烈咳嗽幾聲,驚得趙璋連忙上前輕撫其背:“先生?先生?”

公羊先生一邊捂著嘴連咳了幾聲,一邊無聲地擺擺手,示意自己並不要緊,待平復下來後,他從榻上的小案取過一疊紙,對趙璋說道:“漢國末期,有泰山郡人士馬隆,任武威、西平太守,此人為抵抗羌人,命人造偏箱車,記載於《風后握奇經》,我曾粗略翻過該書,好在還記得個大概……”

趙璋聽得大喜,連忙接過,口中問道:“造出此物,便可不懼騎兵?”

“不能。”

公羊先生遺憾地搖搖頭,解釋道:“偏箱車,它好比就是可以移動的拒馬、鹿角,只能用於抵擋騎兵正面突襲,若地形狹隘處則效果更佳,但遠遠不到不懼敵人的地步……”

“如此也足夠了。”

趙璋歡喜地說道:“若今日楊其與公孫硯率軍來援時能帶上數百此車,又豈會叫那薛敖那般猖狂?……呃,我沒有指責先生的意思,先生莫要誤會。”

公羊先生不介意地搖搖頭,不過心中卻不是很認同趙璋的話。

畢竟偏箱車終歸是死物,是否能發揮作用,還是得看運用它的人,而今日楊其、公孫硯所面對的,卻是晉國最精銳的太原騎兵,是足以與羌胡騎兵相提並論的精銳,又哪裡是憑藉區區一些死物就可以擊退的呢?

經驗豐富的騎兵,有的是辦法可以可以對付這種戰車,哪怕使用這種戰車的人擺出方門陣這種無懈可擊的陣法,也未必就不能破解。

他向趙璋獻出偏箱車這種造物,無非就是盡人事,希望能增加幾分己方的勝算,或者說,讓己方計程車卒在那群騎兵面前減少傷亡,僅此而已。

至於憑此物擊敗那支騎兵,公羊先生可不敢奢想。

微微搖了搖頭,公羊先生繼續說道:“從明日起,我以為晉軍會加緊攻城,我方唯有死守,靜待雪至。……待過幾日天降大雪,渠帥便可以考慮南撤一事了。”

趙璋聽得一愣,皺著問道:“先生的意思是,叫我趁著大雪南撤?我不明白。倘若我等能堅守至冬雪來到,晉軍必退,介時我方就能得到足足一個冬季的喘息機會,又何須再撤退?就像先生所言,介時我方將陳仲的軍隊拖死在此處,叫濟陰、東平、濟北等郡的叛亂趁機做大,到那時候,那陳仲必然首尾難顧……”

聽到這話,公羊先生搖搖頭說道:“渠帥的考慮不錯,但有幾個問題,首先,區區一個冬季的喘息,就能讓我軍擁有抵抗陳太師麾下軍隊的實力麼?不,若今年無法將其擊退,來年開春後同樣如此,而糟糕的是,那時冰雪消融,晉軍騎兵得以再次露出獠牙,介時再想撤,就要多費一番工夫了。其次,我江東義師佔據泰山、山東,已經嚴重威脅到了晉廷,觀那位陳太師的態度就不難猜測,他是無論如何都要奪回山東的,假若我軍不撤,那麼雙方的廝殺就將無休止地進行下去。……假如我軍能勝倒還好,可若是註定難以取勝,那又何必做無謂的犧牲呢?不如再次蟄伏,禍水東引,靜待太師軍疲憊奔走,再做打算。……其三,濟陰、東平、濟北的叛亂固然可以進一步削弱晉國,甚至分散那位太師的主意,但我等終歸不知其背後指使者,犧牲我江東義師,為其創造壯大的機會,寄希望於他們能重重打擊晉國……何不禍水東引,將希望寄託於我等自身?”

“原來如此。”

趙璋聽得心中徹悟,連連點頭。

而就在這時,又聽公羊先生說道:“大軍南撤,需有人留在臨淄拖延晉軍,在下願意留下……”

聽聞此言,趙璋大驚失色,連忙說道:“怎能將先生留下?”

公羊先生抬手打斷道:“在下已至該知天命的歲數,倘若我沒有料錯的話,我怕是很難敖過這個冬季了……”

“先生……”趙璋欲言又止。

其實他也知道,眼前這位公羊先生十幾年前帶著他堂兄弟趙璟的長子趙寅逃亡時,曾因在寒冬的河水裡凍了半宿而落下一身病根,後來那些年,每逢陰寒天便苦不堪言。

尤其是這些年,這位先生的身體情況每況愈下,終日每日藥食進補亦無濟於事。

終究,還是到了這個地步了……

深吸一口氣,趙璋沉聲說道:“我會親自護送先生南撤,先生可是我軍的智囊。”

公羊先生笑著擺擺手道:“與其再飽受一番逃亡之苦,在下寧可留在這間炭火燒旺的屋子裡……”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