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即九月二十三日,近十萬晉軍展開渡江作戰,河南都尉李蒙率五萬河南軍於樊城一帶渡江,進攻隔岸的襄陽,而南陽將軍王尚德則揮軍南下,至鄀縣一帶渡江,進攻隔岸的宜城。
晉軍雙管齊下,荊楚叛軍無力抵擋,短短八日,晉軍便前後攻陷襄陽、中盧、邔縣、宜城。
十月初,薛敖與王尚德率領的晉軍,繼續揮軍南下,一路攻佔荊門、當陽,而薛敖更是親自率領騎兵直抵江陵。
期間,荊楚義師渠帥楊統率領義師拼死抵擋,但奈何義師在梁郡、南陽兩個主戰場前後潰敗,軍卒幾無士氣,故而被晉軍打地節節敗退。
十月十五日前後,王尚德與薛敖、李蒙三人於江陵城外匯合,開始猛攻這座‘荊楚國’的都城。
荊楚義師堅守八日,最終仍被晉軍攻破城池。
見大勢已去,年近六旬的楚王楊固憤而服藥自盡,其丞相、前晉國南郡郡守蔡修亦服藥自盡。
其餘楚國的官員,紛紛投降晉軍。
期間,荊楚義師渠帥楊統帶著老楚王楊固的幾名公子,拼死突圍而出,向南逃逸,逃入武陵郡。
為了防止汝南郡的暴動再次於荊地發生,王尚德與薛敖並沒有追趕,畢竟在他們看來,荊楚叛軍敗局已定,即便被楊統等人逃逸,也不過是苟延殘喘而已。
在一番商議後,王尚德與薛敖做出了決定,由王尚德暫時坐鎮江陵乃至荊地,而薛敖與李蒙則就此退兵返回,順便將老楚王與楚丞相蔡修的屍體帶回給陳太師過目,看看是否要帶回朝廷什麼的。
作為天下義師的領袖,荊楚義師在這場仗中被薛敖與王尚德打地一蹶不振。
也是在這段時間,王尚德的族弟王彥奉兄長之命來到許昌,與潁川郡相談‘借糧’之事。
不得不說,當王彥再次見到趙虞時,他著實有些尷尬。
畢竟王彥是楊定的好友,當初趙虞還在昆陽做縣尉時,他為了迫使趙虞出兵協助葉縣,還曾出言威脅趙虞,沒想到一年不見,趙虞非但搖身一變成為了潁川都尉,甚至還與陳太師攀上了關係,成為了讓王彥都感到忌憚的大人物。
不過,趙虞卻沒有趁機奚落王彥,一來‘潁川借糧給南陽’,這是陳太師為了儘快圍剿荊楚義師而決定的,他不能阻止;二來,他也不想表現地‘小人得志’那般,影響了陳太師對他的好印象。
至於其三嘛……
趙虞對王尚德還是有些好感的,想到前些年,王尚德曾為了庇護魯葉共濟會而專門派三千南陽軍來警告了他,可見這位王尚德外冷內熱,看似不近人情,可實際上也算是重情重義。
雖然那三千南陽軍,一度讓趙虞感到十分頭疼。
十一月下旬,河南都尉李蒙率領四萬河南軍撤至宛城,準備在宛城度過冬天,來年再返回河南。
而與此同時,車騎將軍薛敖則率領著近七千太原軍,帶著楚王楊固與楚丞相蔡修的遺體,在經過長達一個多月的趕路後,終於抵達了許昌。
此時的潁川郡,早已被一片冰雪所覆蓋,哪怕薛敖麾下計程車卒各個都有戰馬代步,也吃足了苦頭。
不過也正是天氣寒冷的關係,楚王楊固與楚丞相蔡修的屍體完好儲存了下來,還未開始腐爛。
得知薛敖率軍返回許昌的訊息,趙虞亦帶著陳太師、毛錚幾人出城迎接了薛敖。
見陳太師親自來迎接自己,誰都看得出來薛敖其實挺高興的,只是他嘴上依舊是一副不以為然的語氣,甚至還開口調侃陳太師:“老頭子,都一大把年紀了,出來做什麼?就不怕凍出個好歹來麼?”
陳太師輕笑著,然後用手使勁按下了薛敖的腦袋,壓制得後者哇哇大叫。
這或許就是這對父子的相處方式。
趙虞、毛錚等人在旁瞧見,想笑卻也不敢笑。
一番玩笑過後,陳太師正色問薛敖道:“楚侯與蔡公何在?”
聽聞此言,薛敖亦收起了臉上的玩笑之色,將陳太師引到了隊伍中,只見在隊伍中一輛馬車上,盛放著兩具棺木,其中一具放著楚王楊固的屍體,另一具放著楚丞相、前晉國南郡郡守蔡修的屍體。
陳太師親自上前察看了那兩具屍體,旋即惆悵地嘆了口氣。
“老大人與這兩位相識?”
趙虞私下詢問毛錚,可惜毛錚也不知情,微微搖了搖頭。
此時,薛敖走向趙虞、毛錚二人,抬手與二人打著招呼:“喲,居正,子正。”
趙虞、毛錚二人當即拱手施禮,喚薛敖為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