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笑著對魏璝說道:“叛軍設誘餌伏擊我軍,不曾想仍被董典等人擊敗,這下叛軍技窮矣!”
魏璝微笑點頭,旋即帶著幾分驚訝說道:“我聽說那曹戊原本是叛軍降將,其麾下的兵卒也大多是叛軍出身,未曾想周都尉竟真能降服他們……”
大概是董典、鍾遼等人幾次得手,沖淡了薛敖前一陣子丟了營寨的鬱悶,他點點頭說道:“這周虎確實是個人才,他手下那群狼賁士就相當不錯。”
近幾日,由於趙虞將五百名旅狼調回了梁城,晉軍這邊的斥候總算是再次壓倒了叛軍那邊,無論是河南軍的斥候,亦或是梁城的斥候,近幾日總算無需再擔憂夜裡打探敵情時遭到叛軍的伏擊與獵殺。
反而是叛軍那邊的斥候,需要擔心遭到旅狼的伏擊與獵殺。
儘管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是周虎在報復義師,但薛敖卻很滿意。
當日,薛敖召集趙虞、李蒙、童彥三人,將董典所寫的戰報內容告知三人,旋即沉聲說道:“這近二十日裡,叛軍的運糧隊頻繁遭到我方的襲擊,除兩次是叛軍的詐計,其餘三次,叛軍是確確實實被我方燒掉了糧草……我尋思叛軍營內的糧草應該已經不多,在這種情況下,他唯有強攻梁城一途,因此我要求你們三人加強守備,不可給叛軍任何可趁之機!”
“遵命!”
趙虞、李蒙、童彥三位都尉抱拳應道。
事實證明,薛敖對義師的判斷還是非常精準的,此時此刻的義師,確實已陷入了糧草告罄的緊張局面,軍中所剩的糧草,其實已不足十六萬大軍再吃十日。
好訊息時,在經過長達二十日的準備,義師已經打造了許多攻打梁城所需的攻城器械,其中包括衝車六架、雲梯車六十架,其餘攻城長梯那更是數以近千,已足夠對梁城發動一次大規模的進攻。
但這次攻城能否取得成功,無論是陳勖、程周兩位義師渠帥,亦或是吳懿、項宣、周貢等率兵大將,都沒有多少把握。
畢竟他們正準備攻打的梁城,有足足七萬晉軍把守——當初昆陽縣的縣城人口總共也才四五萬。
而在這些人當中,趙寅恐怕是最沒把握的,原因就在於他弟弟趙虞將那五百名旅狼又調回了梁城,藉此表明立場——他不會再暗助義師。
究竟是什麼原因,叫他那個小阿弟改變了主意?
趙寅想來想去,只有兩個可能。
其一,他阿弟被薛敖懷疑了;
其二,他阿弟認為義師已沒有利用價值;
思前想後,趙寅覺得第二個猜測更有可能。
在他看來,他阿弟趙虞應該是不敢在梁城內對那童彥下手的,畢竟城內那麼多人,萬一敗露,後果不堪設想。
因此趙寅猜測,他阿弟趙虞撤入梁城後,多半會想方設法騙取那童彥的信任,至於下手,他估計趙虞應該會想辦法在城外下手。
比如說,在與童彥一同追擊義師的途中,驟然發難。
除此之外,趙寅想不到還有其他更穩妥的途徑。
但他不能理解,倘若他義師能攻陷梁城,他阿弟不一樣能趁著混亂抓到童彥麼?
為何一定要看著義師戰敗?
他阿弟應該明白,這次義師取勝,更有利於他魯陽趙氏。
在趙寅看來,以他阿弟的聰明才智,既能混到潁川都尉的官職,應該不會想不到這一點。
除非……
『……除非他已認定,我義師勝不了。』
趙寅的心中當即敲響了警鐘。
雖然暫時還不明白到底是什麼原因,但他弟趙虞的態度,足以讓趙寅心存警惕,開始好好想一想退路。
倘若此番始終無法攻陷梁城,他十八萬義師,又該何去何從。
當然,這是之後要考慮的是,至於當前,趙寅還是希望能攻下樑城。
又過幾日,儘管大地上依舊覆蓋著皚皚白雪,但天氣已開始逐漸轉暖,無論是晉軍還是義師的將士都意識到,年後的這場大戰終於要開始了。
二月十二日,陳勖以三路義師總帥的名義,下達攻取梁城的命令。
巳時前後,十六萬義師集結於梁城南郊,浩浩蕩蕩、接天連地。
自義師起兵至今最大規模的戰事,就此打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