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別黃贇,張季隨後又去見了關朔與陳勖,向這兩位渠帥解釋了一番,畢竟這是在人家的地盤上,需要盡到禮數。
關朔很爽快地點頭答應,只是希望張季莫要透露昨晚與周虎相見的秘密。
而陳勖,他顯然看出了點什麼,旁敲側擊地詢問張季:“莫非張季兄弟是此間人士?”
但張季緘口不言,陳勖也不好追問。
離開軍營時,張季看到了那些已被繩索捆綁起來的隸卒。
營內的義師士卒,似乎都已認定昨晚是這幫人在營內放火,對這些隸卒惡言相向,甚至拳打腳踢,看得張季搖頭不已,心中暗暗感慨:義師,未見得就代表正義與仁義。
但還是那句話,這與他無關。
離開長沙義師的軍營後,張季與兩名隨行的江東義師士卒喬裝打扮成一般百姓,朝著葉縣方向而去。
當然,考慮到關朔、陳勖二人正準備攻打葉縣,葉縣的縣城,張季是不敢去的,免得被當成奸細抓起來。
因此,他只能繞過葉縣,貼著北側的應山,朝著魯陽方向而去。
在大概趕了五六個時辰的路後,一行人終於在黃昏前抵達了魯陽縣。
不得不說,儘管有葉縣替魯陽擋在義師前方,但此時的魯陽縣,依舊防範森嚴,好在張季曾經在魯陽居住多年,鄉音未改,憑著一嘴的魯陽口音,總算是矇混過關,混入了城內。
時隔近七年,再次回到魯陽縣,張季心中十分感慨。
曾幾何時,他的族叔張純、張衛,帶著他們一干張氏子弟在魯陽鄉侯府當差,而他更是一度被魯陽鄉侯看中,挑選為二公子的貼身護衛……
“張大哥,咱們來這裡做什麼呀?”
一名江東士卒不解的詢問,打斷了張季對曾經的回憶。
“拜祭一位已故的尊長。”
張季在解釋之餘,亦不忘提醒這二人,少說話,莫要引起魯陽人的警惕。
拜曾經某位二公子所賜,魯陽人既團結又排外,尤其厭惡汝陽人,一旦聽到其他地方的口音,就免不了會被魯陽人所懷疑。
當日,張季一行人先在縣城內找地方落了腳,然後購置了一些香火、紙錢,以及雞鴨魚等祭物,將其通通放置在筐中。
次日,天矇矇亮,張季就帶著那兩名士卒出了城,朝著他印象中魯陽鄉侯府的方向而去。
在約一個半時辰後,他們一行人就來到了魯陽鄉侯府的舊址。
然而此時,這座張季印象中的鄉侯府,已然是一片廢墟,廢墟上長滿了青苔與雜草,看得張季心中悲憤不已。
待平復了一下心情後,他吩咐兩名士卒道:“你二人在四周找尋看看,據魯陽人所言,這附近應該有魯陽鄉侯的墳墓。”
兩名士卒聽得很是驚訝,問道:“張大哥所說的‘已故尊長’,莫非就是這位魯陽鄉侯?”
看著這兩名士卒不解的模樣,張季點頭說道:“魯陽鄉侯亦屬趙氏,乃趙渠帥的遠親,特地託我前來拜祭。”
“哦哦。”
一聽是江東渠帥趙璋的遠親,這兩名士卒恍然大悟,當即在四周尋找起來。
不多時,三人就找到了魯陽鄉侯夫婦二人的墳墓。
只見在那兩名士卒的注視下,張季恭恭敬敬地在魯陽鄉侯夫婦二人的墓前磕頭參拜。
旋即,張季這才站起身來,將目光看向墳墓的兩旁。
只見在魯陽鄉侯夫婦二人的墳墓旁,一左一右還伴有兩座小墓,東邊那墓,墓碑上刻著‘趙氏長子’字樣,而西邊那墓,墓碑上刻著‘趙氏二子’字樣。
吩咐兩名士卒擺好祭物,張季走到西側那座小墓前,蹲下身,心情複雜地撫摸著墓碑。
此時,一名士卒問道:“張大哥,這座墓前需要擺放祭物麼?”
張季轉頭一眼,當即就看到一名士卒站在東側的那座小墓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