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就當全城百姓哄搶糧食的時候,王彥、魏馳二人果斷率領軍卒撤退,朝著沙河南岸撤退。
他們前腳一走,城內那些叛軍的奸細,或者說已被叛軍所收買的人,便將這個訊息送至了召陵縣。
關朔、陳勖二話不說,就帶兵前來定陵,於兩日後,也就是二月十三日,重新佔領定陵。
兵不血刃重新奪回定陵,總算是讓鬱悶了一整個冬季的關朔心情稍稍轉好了些,然而,當得知王彥、魏馳二人在撤軍前將他長沙義師的糧草分給了城內的定陵人後,關朔的心情頓時又沉到了谷底。
關朔麾下大將黃康為此怒道:“他們怎麼敢奪我義師的糧草?……渠帥,當下達命令,令定陵人將那些糧食交出來!”
關朔沒有答應,作為一方渠帥,他當然明白王彥、魏馳將糧食發放給定陵人是為了什麼。
他私下與商議道:“那王彥、魏馳二人,亦是狡猾,見無法運走城內的糧食,索性將糧草分給定陵人,倘若我等搶回糧食,必然失去民心。”
陳勖笑著說道:“真是小瞧了那二人……原以為只有周虎那幫人才比較難纏,如今看來,楊定身邊的人亦不可小覷……我還以為他們燒掉這些糧食呢?倘若他們這麼做,咱們還可以鼓動民意,設法陷葉縣人於不義……”
關朔若有所思地點點頭,旋即皺著眉頭說道:“那這批糧草怎麼辦?就這麼白白送給城內的人?”
陳勖沉思了一番,說道:“王彥、魏馳試圖用這些糧食收買民意,倘若你我派人將其從城內百姓手中奪回,有損義師的‘仁義’之名……事已至此,不如通告全城,將葉縣人的‘詭計’公佈於眾,趁機邀買民心,徵募兵卒。”
“唔。”
關朔深以為然地點了點頭。
當日,關朔便派人通告全城,將王彥、魏馳無緣無故放糧的‘詭計’公佈於眾。
在叛軍的引導下,定陵百姓此時才知道,原來王彥、魏馳二人將原本屬於長沙義師的糧草分發給他們,竟是為了挑唆長沙義師奪回那些糧草。
一時間,城內的定陵人大罵葉縣人的卑鄙無恥,同時也深深擔憂長沙義師是否會為了奪回那些糧食,再次於城內興起一場腥風血雨。
而就在人人惶恐之際,關朔大義凜然地安撫定陵人:“……關某明辨是非,自然不會中了葉縣人的挑撥之計,那些糧草雖屬於我長沙義師,但既然已分發下去、無法追回,索性我長沙義師就吃了這次虧……”
關朔的表態,讓定陵人大感意外。
就像王彥、魏馳二人所認為的,真正有心抵抗叛軍的,早在關朔攻陷定陵的前後就被掃蕩地差不多了,剩下的都是一些不敢反抗的,或者無所謂誰來統治這座城池的人。
如今關朔大力對定陵人示好,定陵城內的百姓對長沙義師自然也是好感頓生,畢竟關朔說得很清楚,若換做其他的軍隊,肯定是不惜在城內興起腥風血雨,也一定要將失去的糧草追回。
他義師不怎麼做,足以證明其仁義!
就這樣,王彥、魏馳二人那試圖讓叛軍失去民心的計策沒能得逞,相反,關朔還趁機收羅了一撥民心,使得定陵人逐漸接受了長沙義師的統治。
既然民心已得,關朔便趁機在定陵縣再次徵募軍隊,以彌補他去年在昆陽的兵力損失。
事後,此事傳到王彥、魏馳二人耳中,二人除了感到遺憾,暗罵關朔狡詐,也無能為力。
二月十五日前後,王彥、魏馳二人率領兩千餘士卒撤退到了沙河南岸的軍營。
這座軍營,乃是去年由關朔的叛軍所建,後來,負責斷後的叛軍大將翟尚、田緒二人為了防止葉縣立刻得知他們撤離,遂不敢放火燒營,故而落入了葉縣手中。
去年的追擊戰後,楊定返回葉縣,留下縣尉高純率兩千兵卒駐守這座營寨,作為他葉縣的前哨。
在撤回沙河南岸軍營後,王彥與魏馳面見縣尉高純,向後者講述了經過。
高純當然也明白憑王彥、魏馳手下那點兵力守不住定陵,對二人的決定毫不意外,他問二人道:“依兩位之見,叛軍幾時會揮軍北進?”
“說不好。”王彥搖搖頭說道:“去年叛軍就剩下三萬餘軍隊,憑這些軍隊攻佔定陵足以,但長途奔襲我葉縣,怕是有些勉強,我猜他會加緊徵兵,總而言之,應該還有段時間……總之,先派人通知楊縣令吧,對了,昆陽那邊是否要通知一聲?”
“通知一聲吧。”魏馳想了想說道。
當日,幾名南陽騎兵離開了沙河南岸的軍營,沿著河上的橋樑來到昆陽境內,朝著昆陽城飛奔而去。
而與此同時,賈庶、秦寔兩名降將正率領數千隸墾軍士卒在‘南屯’開墾荒地,待瞧見那幾名南陽騎兵時,秦寔抬起了頭。
“……”
看著那幾名南陽騎兵飛奔而去,形色匆匆,他若有所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