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晚戌時前後,楊定帶著魏馳、王彥,在趙虞親自攜劉毗、李煦、馬蓋等人的相送下,離開了昆陽縣,就此返回葉縣。
而此行隨同楊定等人馳援昆陽的五千南陽軍卒,楊定帶走了其中兩千人,而另外三千南陽軍卒,王彥將其託付於部將孫秀,命其暫時留駐昆陽。
楊定命這三千南陽軍卒留駐昆陽,雖然趙虞也明白前者未必完全是出自好心,但不可否認,這三千南陽軍卒極大地增加了趙虞對於守住昆陽的信心。
不過話雖如此,趙虞私底下還是囑咐陳陌與馬蓋二人:“這三千南陽軍雖暫時留駐我昆陽,但歸根到底,終歸不是咱們的人,我昆陽還是加緊徵募新卒,趁叛亂軍尚未捲土重來,加緊訓練縣軍與黑虎眾……”
“明白。”陳陌、馬蓋二人深以為然地點了點頭。
次日,也就是七月二十三日,一大清早,趙虞便來到了縣衙,於縣衙召集眾人,針對當前的局勢開了一次會議。
今日召集的眾人,大致可分為三類人,即包括劉毗、李煦、馬蓋以及石原、陳貴等人的縣衙所屬,陳陌、王慶、劉屠等黑虎寨所屬,以及以陳才、張奉、馬弘為首的兄弟會所屬。
大概是因為在昨日的守城戰中得到了磨合,石原、陳貴等縣衙的捕頭,並未像上回那樣與王慶、劉屠等黑虎賊產生口角,甚至於在看到對方時,石原還點點頭權當打了招呼。
很顯然,由於昨日親眼目睹黑虎賊在城牆上的奮戰,石原亦稍稍改變了對黑虎賊的態度,至少在叛亂軍這個威脅尚未解除的情況下,石原、陳貴預設了黑虎賊這個可靠的‘盟友’。
待眾人到齊後,坐在主位上的趙虞舉了舉手中一卷竹冊,沉聲說道:“昨日,我等奮力守住了縣城,擊退了叛亂軍的攻勢,雖值得慶賀,但我等亦蒙受了沉重的代價……據戰後大致統計,此戰我黑虎眾傷亡近七百人,縣軍傷亡一千二百餘人,而兄弟會的兄弟,損失尤為慘重,傷亡人數超過三千五百人……總計傷亡人數,超過五千人,比作為攻城方的叛亂軍好不到哪裡去。”
聽到這話,屋內眾人露出了不同程度上的驚愕,大概是沒有預料到昨日那場戰事的代價竟然會這麼大。
掃視了一眼眾人的神色,趙虞繼續說道:“雖然代價沉重,但透過這場戰事也足以證明,叛亂軍並非不可戰勝,只要我等做好充分的準備。……據派出的斥候回報,昨日進攻我昆陽的那股叛亂軍,目前已撤退至沙河南岸,在那裡安營紮寨,若我所料不差,這股叛軍的主將,應該已領教到我昆陽的反抗,以他如今現存的兵力,我認為短時間內應該不會盲目進犯,除非他們得到叛亂主力的增援……因此當前緊要,我等需儘快恢復我昆陽的守備之力,黑虎眾也好,縣軍也罷,包括兄弟會,都要加緊訓練,務必要趕在叛軍大舉進攻前,訓練出一批可用的兵卒。”
屋內眾人紛紛點頭。
見此,趙虞繼續說道:“好,我來分派一下任務。……劉公。”
“呃?”
縣令劉毗大概是沒想到趙虞第一個點名他,一時間有些反應不過來,愣了數息這才拱手道:“周首領請講。”
出於尊重縣衙的目的,趙虞委婉地說道:“昨日城內傷亡眾多,尤其是兄弟會的弟兄,雖暫時因我方的勝利得以掩蓋,但我想城內百姓還是會因此而恐慌不安,我希望劉公代表縣衙出面,安撫民心,批判叛亂軍與綠林賊的惡行,使城內百姓能與我等齊心合力。”
“我明白了。”
劉毗點點頭,對於趙虞分配的任務頗為滿意。
畢竟趙虞分配給他的任務不算太辛苦,但卻能極大增加他作為縣令的威望與名聲。
“李縣丞。”趙虞將頭轉向李煦。
“周首領。”李煦拱了拱手。
“李縣丞肩負的責任恐怕要辛苦一些……昨日戰死的縣卒與兄弟會成員,我希望李縣丞代表縣衙出面撫卹。可以從縣庫撥給一些錢糧,也可以與陳才商議,將其家眷安排到城內的工坊,給她們一份穩定可以餬口的差事,莫要使人心寒。”
“確實應當。”李煦神色嚴肅地點點頭。
隨後,趙虞又對陳陌、馬蓋、陳才等人各自分派了任務,總得來說無非就是儘快徵募新卒、操練兵卒,以最短的時間訓練出一批可以堅守城池的守卒。
不過在黑虎眾、縣軍、兄弟會這三方徵募新卒之前,趙虞還吩咐了他們一件事,那就是清掃昨日的戰場,收集戰利品。
原來,昨日因為葉縣縣令楊定突然率五千南陽軍卒抵達,攻打昆陽的叛亂軍倉促之間來不及帶走眾多的屍體,自然而然,也沒有機會帶走犧牲之卒的兵器與裝備。
昨日死在攻城戰中的四千偽賊就算了,這些人幾乎就沒什麼有價值的東西,但除此之外,城外還有接近三千具叛亂軍計程車卒屍體——這些叛亂軍卒,那可是兵甲齊全的正規軍。
昆陽目前正缺兵器與防具,正好拿這些叛亂軍士卒的兵器與防具彌補不足。
趙虞之所以讓黑虎賊、縣軍、兄弟會三方一起出城打掃戰場,目的無非就是‘獎勵’這三方。
辰時前後,昆陽南城門與西城門敞開,黑虎賊、縣軍,以及兄弟會的成員們,相繼出城來到城外,在城外收拾敵軍遺落的兵器與防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