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明天,也就是星期五中午上架,請支援我的書友們給一個首訂,當然,點個自動訂閱養著就更好了~~另外,上架後劇情正式告別前期的安逸,進入動盪主線。至於上架後的更新,其實每個作者都一樣,看訂閱~訂閱多了才有動力暴更,所以說,求訂閱~~』
————以下正文————
戰鬥打響了。
當魯陽趙氏的商隊將二百石米運到汝陽城內的那一刻,所有的汝陽人都知道,魯陽趙氏與汝陽鄭氏的這場戰爭,即將圍繞著糧米而打響。
一時間,城內的客棧、酒肆、茶攤、驛館,但凡只要有人的地方,都能聽到有人興致勃勃地談論這兩家的戰爭,猜測哪一方能取得最後的勝利。
當然,更多的人還是在意米價的漲跌——既然魯陽趙氏與汝陽鄭氏率先拿糧米開戰,那麼米鋪糧價下跌那肯定是必然的,哪怕是市井之民都猜得到。
汝陽的米價,當前還算是比較穩定的,就拿可以作為標準的鄭氏米鋪來說,近一個月,鄭氏米鋪的價格維持在二百三十錢左右,對於大多數每月收入能維持在兩百錢左右的汝陽縣民來說,這個米價雖然談不上便宜,但也不算貴地離譜。
一般有兩名男丁的百姓之家,家中婦孺老人只需稍微幫忙照拂一下家計,五口之家倒也能過得不錯;至於三口、四口之家,丈夫辛勞一月,妻子稍微幫襯一下,養活夫婦二人跟兩個孩子,基本上也沒什麼問題。
不過,也別想能剩下什麼積蓄罷了。
而如今魯陽趙氏跨縣到汝陽橫插一腳,米價自然下跌,這對於汝陽人來說,其實反而是一件好事。
“趙氏米鋪掛牌了!趙氏米鋪掛牌了!”
大清早,便有縣民奔走相告,告知鄉鄰趙氏米鋪開出的糧米價格,引來一群人爭相詢問:“多少?多少?”
但也有人在這個時候唱反調,這不,就有一名男子冷笑著說道:“哼,趙氏分明就是搶鄭家生意來了,汝陽侯府再怎麼說也是咱們汝陽人,趙氏是外鄉人,你們怎麼能幫助外鄉人呢?”
就在這時,被圍在當中的人興奮地喊道:“趙氏米鋪掛牌,一石米二百錢,一斗米二十一錢。”
“嘶——”
聽到這個報價,人群驚得倒吸一口冷氣。
方才還在埋汰趙氏的那名男子,就屬他跑地最快。
或有人問他:“你跑那麼快乾嘛?”
“去搶糧啊,二百錢一石米的價格,傻子才不搶。”
旁人聞言取笑他道:“你不是要支援鄭家麼?”
那男子不屑地回道:“你以為我傻啊,差三十錢呢!”
在鬨笑間,一群人跑到趙氏米鋪處,此時只見趙氏米鋪外人山人海,他們花了很大力氣擠到隊伍前頭,才看到店鋪外掛著一塊寫著米價的小木牌,上寫:今日米價,一石米錢二百,一斗米錢二十一。
居然是真的?!
圍聚在趙氏米鋪外的汝陽百姓簡直難以置信。
或有人驚聲說道:“這趙氏,來勢洶洶啊,一石米鄭家賣二百三十錢,他家賣二百錢,一口氣就降了三十錢?這趙氏到底是什麼來頭?”
或有知情者透露道:“這趙氏米鋪的主人也了不得,人家也是魯陽縣的鄉侯,只是比不上汝陽侯府就是了……”
聽到這話,許多人對此很是不解:“既然比不上汝陽侯府,這趙氏也敢跟鄭家對著幹?”
“誰知道啊,相比較這個,趕緊去搶啊。”
說著這話,方才埋汰趙氏的那名男子,便衝入了趙氏米鋪,在人滿為患的店鋪內衝著店內的夥計直喊:“夥計,夥計,我要三鬥米,我要三鬥米。”
或有人勸他道:“兄弟,怎地一斗一斗買啊,一石更便宜。”
那人坦率地說道:“囊中羞澀,買不起一石了。”
跟這人的情況差不多,當日大多數湧入趙氏米鋪的汝陽百姓,基本上都是幾鬥米幾鬥米地買,雖然比較價格,按一斗來買要比直接買一石米貴十個錢的樣子,但即便如此,也要比鄭家的米鋪便宜啊。
當然,也並非所有按鬥買的百姓都是因為囊中羞澀,可別小瞧了這些百姓的市井智慧,雖然他們懂得不多,但他們依舊能一眼看出,今日趙氏米鋪降低米價,這僅僅只是趙氏與魯陽這場戰鬥的開幕而已,鄭家必然會回敬的,到時候,米價自然會愈發便宜。
正如他們所猜測的那樣,此刻汝陽侯世子鄭潛正站在他鄭氏米鋪的二樓,從視窗看著街道上人山人海。
找趙氏米鋪購糧的當地百姓,排隊都排到他們鄭氏米鋪門前了,而可氣的是,他鄭氏米鋪內,卻是空蕩蕩的毫無生意。
這無異於一巴掌直接甩在鄭潛臉上。
“趙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