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遠在昆陽的黑虎賊首領周虎,他為何會如此瞭解孔儉這個宛城軍市的主簿呢?
對於那個周虎,黃紹越發感覺神秘了。
大概是黃紹臉上的冷笑刺激到了孔儉,近兩年諸事順利的孔儉心中大怒,當即仗著權力將黃紹扣押。
旋即,他立刻招入一名廨署的軍卒,吩咐道:“你立刻帶人前往汝陽魏氏的共濟會商行,將昆葉互利會的一干等人通通抓來!”
“是!”
那名軍卒應聲而去。
大約一個時辰後,這名軍卒回來稟告道:“主簿,屬下帶人前往魏氏共濟會商行,抓到在那的葉縣商賈六人,但據屬下打聽,似乎有二三十人事前離開,不知去向。”
『那二三十人,莫非就是黃紹所說的亡命之徒麼?……該死!』
孔儉暗罵了一句。
他倒是有心將那二三十人找出來,但問題是,他沒有這個許可權,他能號令的,就只有他軍市廨署下的幾百名軍卒而已,單靠這點人怎麼全城追捕?
除非他向留守宛城的副將李贄求助。
李贄乃是王尚德的副將,公族出身的他深受王尚德的信任,王尚德不在宛城的時候,大多都由李贄坐鎮城池。
可問題是,李贄知道了,那就等於王尚德也知道了麼?李贄副將怎麼可能為了他而隱瞞不報?
而一旦王尚德知道這事,得知是他故意刁難黃紹才迫使黃紹派人散播流言……
回想起那位王將軍的冰冷雙目,孔儉下意識地就嚥了嚥唾沫。
一時間,孔儉的腦海中閃過諸般惡念,比如陷害黃紹,或者下令用嚴刑迫使黃紹屈服,但最終這些惡念都被孔儉否決了,畢竟他也明白,一旦他那樣做了,那才叫後患無窮。
權衡利弊後,孔儉最終還是命人將黃紹帶到了面前,好言安撫道:“怎麼說孔某與黃公子也是相識多年,何必鬧得這般不愉快呢?既然黃公子說讓利五分,那就五分吧。”
此時黃紹卻已認清了孔儉的色厲內荏,有那麼一瞬間他其實連五分利都不想讓,但在轉念沉思了一番後,他終究還是點點頭答應了下來。
當日,黃紹花了一筆錢,從孔儉手中換來了一份單次的通商憑證。
儘管孔儉從始至終面帶微笑,彷彿雙方先前的矛盾從未發生過,但在黃紹離開之後,孔儉的臉毫不意外地沉了下來。
“不識抬舉的東西,你以為這樣就算完了?哼!看我日後如何收拾你!”
孔儉帶著怒色暗罵道。
暗罵之餘,他的腦海中不自覺地閃過一個人影。
大概是今日黃紹這位黃家二子的強硬態度,讓他不知不覺間聯想到了另外一位被稱為二公子的人……
那便是當年魯陽鄉侯府的趙二公子……
聯想到那位,孔儉越發暗恨黃紹,打定主意要給後者一個慘痛的教訓。
誰叫這黃紹在其兄弟中亦排行第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