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當呂匡前往縣衙拜訪毛老夫人時,章靖也已帶著他的一干侍衛離開了葉縣,前往魯陽縣。
他首先來到了魯陽鄉侯府的舊址,但很可惜那裡已經變成了一片廢墟,不過周圍那些原本屬於趙家的田地,如今卻還有人耕種。
經章靖派人詢問,這些田地現如今已經‘充公’了,歸屬魯陽縣衙,魯陽縣令劉緈將這些田地租給當地的難民耕種。
乍一看這是善舉,然而在這片田地上耕種的難民,卻幾乎沒有稱讚這位劉縣令的,章靖甚至注意到有人背地裡罵劉緈‘軟骨頭’。
問起原因,即魯陽縣衙當初認定魯陽鄉侯一家勾結叛軍。
『看來魯陽趙氏在當地的名聲確實很好啊……』
回想起毛公在那封臨終書信中用‘鄉賢’來稱讚魯陽鄉侯,章靖微微點了點頭。
隨後,他拜訪了魯陽縣令劉緈。
對於章靖的到來,劉緈表現地既興奮而又愧疚,但很可惜,他也僅僅只知道一個童諺而已,幫不上章靖什麼。
期間章靖問劉緈道:“劉縣令認為魯陽鄉侯可曾勾結叛軍?”
“絕無可能。”劉緈平靜地搖頭道。
章靖聽得有點意思,對劉緈說道:“然而這份罪狀,可是貴衙按在魯陽趙氏頭上的。”
劉緈沉默不語,足足片刻後這才說道:“當日那童諺用在下的官職相要挾,在下……在下不能丟掉這個官職,不能。”
“……”
章靖微微皺了皺眉,在他身旁的李負則露出了幾許鄙夷之色。
“告辭。”
片刻後,待等從縣衙裡走出來,李負鄙夷地冷笑道:“這個劉公謙,還真是個軟骨頭沒錯。……魯陽鄉侯瞎了眼,才會跟這種人為伍。”
章靖也不說話,與李負等侍衛騎著馬離開縣城。
離城不遠,章靖等人便看到有一群人正在挖掘一條河渠。
在經過一塊臨河的河碑時,章靖轉頭看了一眼河碑上的題字,微皺的眉頭終於稍稍舒展:“誰說魯陽鄉侯瞎了眼?”
李負低頭一瞧那石碑,一瞬間彷彿明白了幾分,嘁了一聲便不說話了。
在前往宛城的途中,章靖從懷中取出一張紙將其攤開。
那是他從魯陽縣衙抄錄的縣冊,上面記載著魯陽趙氏的家譜,除了魯陽鄉侯一家四口外,還記載著魯陽鄉侯之妻周氏的孃家,郾城周氏,以及……
“下邳趙氏?”
章靖愣了愣,忽然轉頭問李負道:“李負,我記得去年,下邳有官員叛亂,殺了縣尉,對吧?”
李負想了想說道:“是下邳沒錯,但不是殺了縣尉,造反的就是縣尉,他們引來叛軍,獻了城池,全家都投奔了叛軍。”
“那縣尉叫什麼?”
李負摸著下巴沉思了片刻,說道:“好像是叫趙璋。……怎麼了?”
看著名冊上在‘下邳趙氏’那一行的名字趙禎,章靖微微搖了搖頭:“不,沒什麼。”
據他所知,去年五六月,下邳縣縣尉趙璋突然毫無徵兆地反叛,殺了當地縣令,舉城投奔了叛軍,此事引起了朝野震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