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角,那咱們就等你的好訊息了。”
“好好。”
在歡聲笑語中,褚角將劉黑目、張奉、馬弘三人送出了屋子,看著三人走遠,大概是前往下一處勸說去了。
『為能齊心協力抵禦官兵而勸說諸寨併入黑虎寨麼?嘿,還真是找了個不錯的藉口啊。』
微微搖了搖頭,褚角回到屋內,迎面就聽義子褚燕憤慨地說道:“豈有此理!義父不可答應這無禮的要求!”
“冷靜點。”
褚角責怪義子道:“這麼大的人了,做事還這麼毛毛躁躁的……”
他說的是方才褚燕衝進屋的事。
方才,正當劉黑目與張奉、馬弘三人在屋內勸說褚角投奔黑虎寨時,也不知褚燕從哪聽說了訊息,一臉憤慨地衝進屋內,幸虧褚角及時喝止,命令褚燕不許說話,否則,相信方才劉黑目、張奉、馬弘三人絕無可能是面帶笑容離開。
看得出來,褚燕確實對義父褚角極為尊敬,被義父一番訓斥,褚燕怏怏地撇了撇嘴,儘管臉上依然掛著不渝,但也不敢反駁,就跟挨父母訓斥後心有不服的孩童似的,撇著嘴在那生悶氣。
見此,褚角微微搖了搖頭。
他無妻無兒,對義子褚燕十分看重,而褚燕也從未令他失望,既有勇亦有謀,美中不足的是,褚燕太過於年輕,有些時候沉不住氣,就像方才。
微微搖了搖頭,褚角在屋內的桌旁坐下,招招手指了指旁邊的位子:“坐下。”
褚燕依言坐下,見義父一臉鎮定地捋著鬍鬚,他忍不住說道:“義父,您不會當真決定投奔楊通吧?”
“不好麼?”褚角面色自若地笑道:“這黑虎寨富裕啊,扼守著‘汝昆’、‘襄昆’兩條要道的交匯,光是從過往商隊手中拿買路財,就足以供養數百人的吃用,不像咱們那邊,山寨窮,山下的幾處村莊,比咱們還窮……從未聽說過山賊缺糧,自己上山打獵的。”
聽到這話,褚燕亦忍不住笑了出聲。
的確,他們這群山賊,在一群應山賊當中算是比較另類的了,其原因就在於,他們起初就不是作惡多端的山賊。
至少在他義父褚角年輕時,他們褚家寨還不是山寨,而是一處小山村,應該稱作褚家村,村中只有十幾戶人家,主要靠狩獵為生。
褚家村位置不好,地處偏僻不說,附近還有以打家劫舍謀生的山賊,為了自保,當時還年輕的褚角便率領村民主動出擊,抵禦附近一帶的山賊。
褚角年輕時也很勇猛,不亞於他後來的義子褚燕,因此附近那些深受山賊之禍的鄉村,也有人舉家投奔他,甚至於,就連應山上的流寇也有投奔褚角的——後來才知道,應山上有不少山賊誤以為褚角是搶地盤的同行。
鑑於有不少投奔自己的老實鄉民,褚角力排眾議,收復了投奔他的那些山賊,這使得褚家村慢慢變成了褚家寨,變成了一個半山村、半賊窩的村寨,寨內既有老實本分、依舊以打獵為生的村民,也有褚角收編的山賊。
甚至於,有的山賊從良做了獵戶,但也有村民受村寨其他山賊影響而當了山賊,總之,褚家寨的內部構成很亂,但在對抗外敵時,無論是村民還是山賊都很團結,也正是因為這樣,褚家寨才能在群寇環繞的應山上立足,不至於被其他山賊殺光、或者吞併。
既然是一個半山村、半賊窩的存在,褚家寨自然也做過惡事,比如下山搶掠,但因為褚角的關係,褚家寨有一個原則,那就是不搶良民,換句話說,他們不搶那些老實巴交、連自家餬口都難的良民,專門搶那些鄉紳財主、世家豪族,不管對方是否為人如何。
打個比方說,哪怕是在魯陽頗有賢名的魯陽趙氏坐落在褚家寨的附近,褚角大機率也是會對魯陽趙氏下手的,誰讓魯陽趙氏殷富呢。
這無關乎別的原因,只是褚家寨那一帶實在太偏僻、太貧窮,當打獵無法養活村裡人時,搶掠附近的鄉紳財主就是最快最見成效的辦法。
什麼?找昆陽縣城救濟?
就憑褚家寨這種半民半賊的村子?能得到縣城的救助才怪。
正因為有他們褚家寨自己一套為人處世的原則,因此即便當了山賊,褚燕也不認為他們與應山上其他賊寇是同一路人。
包括黑虎寨的楊通。
因此,當得知劉黑目、張奉、馬弘三人竟打算替楊通說項,希望他義父褚角率眾投奔黑虎寨、投奔楊通時,褚燕心中大怒。
一方是他敬重的義父,一方是他內心其實看不起的楊通,讓他敬重的義父去為他看不起的楊通效力,開什麼玩笑!
出於這一點,褚燕竭力勸說義父打消這個想法。
聽到義子的勸說,褚角輕笑道:“雖然這件事是由劉黑目牽頭,但我覺得,其中應該有楊通的推動……這正是絕佳的機會啊,就算換我是楊通,也會趁著這千載難逢的機會兼併其餘幾家山寨的人手,如若拒絕,恐遭楊通記恨……”
雖然話是這麼說,但他眼中卻閃過幾許困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