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國東北。
十月份的東北,已經開始寒冷起來,不時有小雪或者雪雨降落,外出的人,會溼冷溼冷的,難受不已。
這種天氣下。
邊境營地,一支十萬人的隋軍部隊駐紮在這裡,久久看到一隊隊進出的斥候,不斷把北面草原局勢傳遞回來。
這支隋軍有兩面旗幟“晉”“韓”,由剛剛主持完隋國第一次科舉考試後,被父皇楊堅匆匆派遣帶著五萬禁軍而來的隋國晉王楊廣,和隋國東北軍副帥韓擒虎將軍帶領的五萬東北軍組成。
主帥是晉王楊廣,副將是韓擒虎,不過真正的指揮權在襄北將軍韓擒虎手中。
這不是楊廣大度讓權,而是隋文帝楊堅直接下達的命令,實在是形勢太複雜了,不是混軍功的過家家。
自從上次被突厥南下打秋風之後,隋國吸取了教訓,對突厥情報花了大力氣,投入了更多的錢財。
這個世界上,從來不是那麼多堅定的人,重金賄賂之下,輕易在東西兩大突厥部落裡獲得了穩定的情報來源,多條線路來源!!!
可惜,核心決策圈的情報還搞不到,畢竟不同於傳統的封建王朝,突厥是王權家族體系,幾個核心成員必然是最大的利益收益者,大多是親兄弟父子或者有著很近的血脈關係,忠誠度極高。
“情報已經清晰了,陳國有五千精兵在陳國將軍秦瓊和將軍樊猛的帶領下潛伏在東突厥裡面!”
隨著賄賂的東突厥中層幹部透過既定途徑傳回來了情報,韓擒虎和楊廣已經明白了大概情況。
本來,在西突厥以迅雷掩耳的姿態突襲東突厥的時候,收到急報的隋文帝楊堅立馬派遣晉王楊廣出發,阻止達頭可汗,同時傳令北方邊軍臨時統帥楊爽出邊關,隱隱呈威脅西突厥西面本部之勢。
不可能給達頭可汗有統一草原的機會。
不過,楊廣極速來到東北,和韓擒虎合兵之後,發現東突厥似乎沒有那麼弱,進退有序。
從情報上,似乎還有陳人出現在其中,和上半年的情報不同,不再是一些藝人工匠,似乎是軍人。
如此,晉王楊廣停下了腳步,繼續收集情報,打算坐山觀虎鬥,想要漁翁得利。
隋軍當然也知道高句麗陳兵五萬在突厥邊境,似乎有意幫助東突厥,卻停滯不前。
那就相當有意思了,這樣複雜的形勢,比一邊倒的形勢要好。
“韓將軍,本王認為,就讓他們繼續消耗,最後我們再出來收拾殘局,粉碎都藍家族,打擊西突厥勢力,威懾高句麗王,如何?”
楊廣一臉得意地把自己的分析說了出來。
今年真的是他的轉運之年,父皇讓自己主持科舉大事,籠絡了一班底子,哥哥造反已經被軟禁起來,太子之位唾手可得,只要自己不犯錯,遲早能當上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