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個剛毅的學子早就進入了楊廣的眼裡,如果不是因為他不是太子,不能開府,早就安排了。
在內心裡,楊廣已經有了決策,這幾個人,如果在洛陽終考裡,沒有透過,自己也會把他們留下,拉攏作為自己的智囊。
至於那些阿諛奉承的狡猾之輩,如果有才能,在終考裡表現出色,自己也會繼續接觸。
什麼人都有可能有才能,從洛陽官員系統就可以看得出來,所謂水至清則無魚,貪官汙吏一直走,清官廉吏也大把。
父皇經常說,為政者,當均衡朝政,永遠不能讓一個派系獨大,那樣,皇上才能是最大受益者。
“仲遜,這陣子學習,對於終考可有信心,.......”
楊廣非常自然地拉著剛剛扶起來的那名學子朝著後面走去,那裡有一個飯堂,為諸位學子準備一些飯食,很一般的。
不過,每一次,楊廣來聚賢樓都會和一眾學子一起就餐,相談甚歡。
後面的學子紛紛跟在後面,看著“仲遜”,都很眼紅。
..............
洛陽,太子府。
冷清的太子府裡,今天迎來了一位大人物,也是這個大人物,讓皇帝楊堅都不敢隨便廢了太子楊勇,改立晉王楊廣,直接推上去太子之位。
丞相高熲。
當然,是以高熲為首的“長幼有序”派,不然沒那麼大力,就算他是丞相,難道敢染指皇位繼承?
就是這麼一個皇帝楊堅可以推心置腹的丞相,一直堅持著太子楊勇,和一幫老臣用“長幼有序”擋住了路,不斷列舉歷史上違背“長幼有序”的皇帝,死後朝堂後代的卑劣情景。
太子楊勇穿著一身黑色錦衣,臉色諾諾地陪笑著對案的丞相高熲。
對於這個權傾朝野的老頭,楊勇表現得和見了父皇楊堅時候一樣的懦弱害怕態度。
高熲看著畏畏縮縮的太子楊勇,眼睛深處閃過一絲失望,這就是隋國的太子嘛?
當一個太平君主都顯得不夠看!這,就是歷經兩朝的高熲對此時楊勇的評價。
表面上,高熲的臉色平靜無比,沒有透露出一絲感情。
雖然太子楊勇表現得不堪大任,晉王楊廣和秦王楊駿都可圈可點,特別是晉王楊廣殿下十分優異。
不過,傳統的高熲依然認為,應當在未來讓楊勇得以順利繼承隋國皇位,這樣隋國才能在安穩的過度下守住傳統,讓一些別有居心的人熄火。
隋國的建立除了隋文帝楊堅,出力最大的就是丞相高熲了,他自然十分清楚平靜隋國下面是不能夠凝聚的各方力量。
只有主正,才能帶動下樑正,鎮壓一切歪門邪道。
“太子殿下,你最近似乎比較少在外面走動,一下了朝會後,大多數時間都是呆在太子府裡,這樣子是不行的,你身為太子,理行......”
高熲內心長長嘆息,建議著太子楊勇,希望他能夠振作起來,多走動走動,不是要皇帝有吩咐,才幹事情,要有主見。
皇帝讓晉王楊廣主持隋國的科舉事宜,難道身為太子的楊勇就不能去慰問一下已經來到洛陽的學子?
有些話,高熲不能夠明說,比如,有著自己和一幫老臣子的支援,只要太子楊勇沒有犯下大錯,是很難改立太子的。
“丞相說得是!”
太子楊勇坐直著身子,臉上不自然地笑著,表示接受了丞相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