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南陳小後主> 第七十八章 隋國的改革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七十八章 隋國的改革 (1 / 2)

原來的太子楊勇,懦弱無能,難堪大任,秦王楊駿志大才疏,唯有晉王楊廣表現出色,能文能武,均衡朝堂。

幾次楊堅離開洛陽,大事難事最後都是靠著晉王楊廣才能得以平穩解決。

是如今楊堅認為的儲君不二人選,性格堅毅,不會受到朝中權臣擺佈。

不過,想要擺正楊廣儲君的位置,還需要加強他的威望才行。

畢竟,太子楊勇已經被冊封為太子多年,根基深厚,朋黨眾多。

所以,接下來,要忽視太子楊勇,削弱他的影響力,同時讓楊廣完成幾件大事,積累威信和人脈底子。

這一兩年,南方陳國建德皇帝對陳國的改革,頗見成效,值得學習。

楊堅也打算對隋國進行一下改革,南方人才制度的改革實實在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令人眼饞。

本來是想統一南方後,再進行改革的,現在看來要提前了。

最近,聽說南方又要搞專門人才學院,培養專門人才。

楊堅感受著自己的身體狀況,還有時間,可以推行科舉制度,能夠扶著楊廣,讓他成為隋國科舉制度改革的受益者,讓他得到更多的支援,將來能夠更加順利接過社稷權鼎。

為了推行改革,隋文帝楊堅多次和丞相高熲進行探討,完善符合隋國現狀的科舉考試製度。

高熲認為,應該把九品中正制度融合進入科舉考試製度當中,世家門閥可以直接推舉人才進行最後的洛陽考試,不過,如果沒有能力,落選了,只能擔任國家下層的官吏,慢慢晉升了。

原來被世家門閥把持住的九品中正制逐步取消,讓他們沒有能力過多染指國家中上層官員的選拔和任用。

這是要做到官出同源,不然未來朝堂會人為地劃分為兩大團體,九品中正制下的世家門閥體系和科舉考試製度下的寒門學子體系,讓本來就複雜的隋國官場更加複雜,也容易產生內鬥。

江南一戰中,隋國有不少將領是世家門閥出身的,趁著這個機會,用他們的作戰不利逼迫那些世家門閥進行妥協,隋文帝開始實行科舉考試製度。

在官方層面再次對科舉考試製度進行了完善後,確定了。

就在公元590年9月,入秋,隋國將會迎來第一次科舉考試洛陽終考。

在此之前,各地官員分州郡舉行選拔,透過地方考試的學子獲得去洛陽考試的資格。

政令頒佈下來後,隋國無數寒門子弟振奮不已,都準備出來參加科舉考試。

哪有那麼多好事情。

隋國各級官員大部分被世家門閥壟斷,在各地的初試,就會偏向於貴族子弟,錄取了大量的世家門閥子弟。

當然,百密一疏,肯定有寒門學子也透過了初試,不過最終能前往洛陽的肯定很少。

這種情況,在陳國也是如此,不過有些監察泰,相對還是公平的。

一兩個月後,各地初試名單出來後,各地寒門學子紛紛走上了街頭,表達自己的不滿,被官員按照慣例鎮壓了。

事情發展到了這裡,隋文帝楊堅知道差不多了,於是讓晉王楊廣親自出面,擔任監察,各地進行第二輪科舉考試,第一輪的透過名單保留,可以繼續前往洛陽參加科舉考試。

很快一次相對公平的地方考試進行了,錄取了不少寒門學子。

並且,為了減少各地學子的艱辛,楊廣下令對前往洛陽進行科舉考試的學子進行一定的補貼,當然不是全部,有著花銷的一半吧。

不過,這對於拮据的寒門學子來說,也不少了。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