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都只是廖世鍇顛覆隋朝的其中一個措施,另外,他的乞丐團隊已經遍佈了洛陽,甚至呈現向全國輻射的姿態,行成了“丐幫”的雛形。
........
建康城,臺城。
身體基本恢復過來的楊堅再次開始日夜操勞,除了國中要事,還琢磨著怎麼在三吳打敗陳軍,打敗陳叔慎。
如何在野外和陳軍打一仗是一個問題?就算突破了三吳防線,對方又再次堅守城池,何以制之?
思來想去,也沒有辦法,就像陳國攻不下建康一樣,他也打不下三吳,除非再次徵調兵力,最起碼要有四五十萬大軍才能。
現在增加兵力,勢必會影響今年的秋收,處理不好可能會引發動盪,所以不是好的選擇。
就在這時,北方傳來大捷,楊林大挫東突厥都藍可汗,楊堅大喜,派人嘉獎了北邊將士,同時也能專心對付陳國。
已經7月末了,隋文帝楊堅打算在秋收之前再次嘗試一次。
整頓好的隋國大軍經過補充達到了二十七萬,輕易突破了三吳揚州線,橫掃揚州,再次包圍了揚州城。
看著高聳的揚州城,楊堅無奈,派兵橫掃三吳各郡縣,燒殺搶掠,打擊三吳的經濟人口,為下次伐陳做準備。
而陳國計程車兵只得無奈地龜縮在三座大城裡,等待時機。
用周羅睺太傅的分析,三吳已經成為了四戰之地,猶如三國的漢中,不能夠發展了,除非收復建康。
基於這樣的猜測,陳叔慎在收復了三吳後,就開始大規模轉移人口,可惜遷移的事情挺難辦的,有超過一半的人不願意離開繁華的三吳,最後成為了隋軍的刀下鬼。
好在,憤怒地隋文帝並沒有完全失去理智,燒殺搶掠主要是搶為主,還是嚴格控制殺戮平民的。
公元589年8月10日,搶掠了半個月的隋軍退走了,再次留下一片更加狼藉的三吳。
從揚州城出來的陳國軍隊看到,都是非常憤怒。
特別是陳叔慎,對於自己避守州府的行為感到羞恥,害得死了那麼多人,雖然策略上沒有錯。
“下一次,我一定.....不,楊堅,你不會有下一次機會了,下次,我來打你。”
在隋軍真的退出後,陳叔慎回到了臨湘,主持大局,首先處理的就是多方面支援破損的三吳地區。
為此,壓縮了各種不是特別急的專案,例如,臨湘陪都小皇宮的建造。
隨著各種人員的補充,原來的臨湘岳陽王府已經不夠用了,是以,在臣下的建議下開始修建一座小型皇宮,不然連辦工商議的地方都沒有。
接著處理了一些四位大臣不能決斷的問題,特別是涉及到各種利益關係的,例如,土地人口問題等等。
最後,在臨湘府衙,陳叔慎會見了以四大家族為核心的陳國商會團體,鼓勵了一番。
其中,王展業等幾個出了大力的人都被授封為榮耀侯爵。
後世,這被史書稱為“資本主義的萌芽”,以榮耀爵位制服為標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