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廣。”
“兒臣在。”
“楊素。”
“微臣在。”
“你們兩人速速前往北方,皇兒,你代表我去談判,如果要錢,不過分可以給,要名,也可以封他一個草原王,不過,如果試傷及國本的條件,就沒必要了。”
“兒臣定不辱命!”
“微臣遵旨!”
3月,陳國在準備著轟轟烈烈的科舉考試,說是試點湘州,但是臨湘作為陪都,自然吸引了整個陳國的讀書人。
誰人不想“一夜成為舉事郎,踏盡臨湘兩岸花。”
北方,野心勃勃的隋文帝為著統一南北而努力著。
一個想著透過改革增強國力,反攻隋國。一個想著統一後再改革,由外到內。
......
3月份的臨湘,可真是熱鬧非凡,湘江兩岸,讀書聲朗朗入耳。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謂伊人,在水之湄。溯洄從之,道阻且躋。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坻。”
科舉考試初試,明經科。
只有透過明經科,才能獲得真正的科舉考試資格,不然,臨湘也沒有足夠的人才查閱那麼多試卷啊。
刺史宇文曉月在臨湘內外城設定了二十四個考點,每個考點有成名的老夫子或者官員測試來自全國各地的學子,其中有著城衛兵維持秩序。
並不是每一個讀書人都熟讀四書五經等書籍,很快臨湘的這些書籍被搶購一空,一書難求。
反觀黃金臺,雖然每天依然有幾隻小貓前來,相比科舉考試的熱度等於沒有。
看來,不管是哪個朝代,還是正常的制度受到熱衷。
由於隋朝阻隔在中間,直到三月末,陳叔慎才收到西突厥在和隋國談判的訊息,好在,陳國君臣上下從來沒有認為隋國會放棄伐陳,沒有鬆懈。
把科舉考試交給了宇文曉月,交待按照最高的安保流程進行維護,防止國內外不懷好意的人員進行破壞。
陳叔慎帶上了虞世基和張亮,還有遊擊將軍秦瓊等新軍,來到漢口大營,同時召集了巴州大營的水軍都督陳慧紀、三吳統帥周羅睺等重要的文臣武將,商談今年針對隋國的方案措施。
一切都是秘密進行,不讓隋國在會議的這幾天有機可趁,當然,各方將領也有安排好防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