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日後,無顏留在湘州的廖世鍇快馬加鞭趕到了巴州大營。
聽完廖世鍇跪著彙報完,陳叔慎看著風塵僕僕的廖世鍇不怒反笑:“你如果逃走,也沒有人能把你怎麼樣,要知道兩次大錯,我是有可能殺了你的。但是你卻依然來了,至少你是一個忠心之人,罷了!起來吧!”
“謝主公!”
“世鍇,你看。”大帥營房有窗戶可以直接看到長江,順著陳叔慎所指,是對岸山峰的一點虛幻的影子。
這陣子,陳叔慎一直在思考以後的路怎麼走。隋國正處於國運巔峰時期,不說現在陳國危亡,就算讓陳叔慎掌握著一個完整的陳國,頂多苟安,南伐北,很難。
用現代的眼光審視,發現一個王朝的敗亡往往是從內部開始的,於是一個計劃在陳叔慎的思想裡萌發,直到今天看到廖世鍇,就確定了人選。
對於宇文曉月的問題,陳叔慎自己也有錯。
低估了宇文曉月的影響力和對建康的忠心,沒有下令完全封鎖他的活動和撤掉他的官職,導致湘州高層畏手畏腳。
指著對岸的手沒有收回,陳叔慎眼裡帶著決心:“終有一天我會完成諸位先帝的遺願,打到那邊去。不過,現在我打算派一個可靠的人,去對面執行死間計劃,從內部腐爛瓦解隋國,這個計劃期限直到我北伐成功。或者我死了。”
廖世鍇聽出來是要自己去隋國潛伏,沒有猶豫便立馬挺直了腰板,哽咽道:“不怕郡王笑話,其實我以前也是一個讀書人,只是後來的遭遇過於曲折才上了山當山賊。所謂,士為知己者死,既然郡王不嫌棄我無能,要用我,那我就把命賣給了郡王。”
“好,如果事成,本王定讓你位列三公六卿,名留青史!”
要想馬兒跑,當然要給草。
“那我在這裡先謝過郡王了,臣下在隋國等著您的到來!!!”廖世鍇再次俯身而拜。
........
第二天,陳叔慎召集諸將,安排好防務,隨即點了三千兵馬,奔赴臺城周羅睺大軍處和各路援兵匯合。
在這個禮義廉恥相當重要的時代,形象工程更要做好,既然各州郡都有援兵,自己身為宗室,而且有兵,當然要來。
雖然宇文曉月有帶了七千人過來,但是那不是代表岳陽王的。
兩日半後,陳叔慎帶著三千人馬到來,使得臺城陳軍軍心大振,這是第一個皇室宗親的勤王兵馬。
於是,為了達到鼓舞軍心的最大效果,周羅睺舉行了隆重的歡迎儀式。
只有一人表情不自然,那就是湘州州丞宇文曉月。
對於宇文曉月,陳叔慎沒有奪其兵權,也沒有問責,就冷處理。而且已經在湘州處理了,等宇文曉月回到臨湘,也沒什麼影響了。
一時間,臺城的陳軍達到了十萬之多,當然,大多數是不具備戰鬥力的郡兵和家兵,水分有點大。
隨著陳軍的增多,隋國方面,楊素親自帶軍渡江過來,讓劉仁恩繼續統兵六萬駐守漢口,自己則親率六萬隋軍在七八公里野外平原搭建城寨營地,和臺城陳軍對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