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件法寶煉成之後,趙昱甩手當空一投,作四道隱隱流光奔朝歌去了。
趙昱也不怕半道被人截住,那法寶上留有一縷念頭,若有人出手攔截,他自有感應,左右不過數萬裡,轉瞬即至,頃刻便能現身。
又剩下一些邊角料,煉了一雙拳套賜予寅護,煉了一口彎刃賜予陸離。皆不過二十來層純陽法禁的下品法寶,舉手之勞。倒是把兩個記名弟子感激涕零。
這五載以來,趙昱煉製法寶之餘,多在回味教主講道。將所得去假淬真,化為己有。眼看已是九重元神蘊道圓滿,距離那地仙真君之境只差半步之遙。
若趙昱願意,踏出半步便是地仙。不過純粹的提升修為層次,趙昱不取之。何況這幻境之中沒有天劫,便成地仙,也是假的地仙,算不得真。
如果是真實法宇宙,修煉到這一步,天地便會降下徵兆,自有感應,告訴修士須得準備渡那天劫了。而這裡,沒有。
不渡天劫,地仙之境便當不得真,所以提升修為層次與否,趙昱已不甚在意。
何況再是提升,無論法力還是肉身,皆有虛假,離開之後虛假散去,還是要跌落下來。倒不如多夯實根基,打磨肉身。多多領悟大道,提升道行滋養道種。
只要道種足夠飽滿,底蘊足夠深厚,譬如在這幻境之中,將道行一舉提升到真仙境界,便半分不假。出去之後,一舉渡劫,三五幾十載將境界補滿,直接越過地仙三境,跨越天人之隔,一躍成為真仙。
這才是趙昱的打算。
或說這幻境之中,也有強人。但那又如何?不需提升修為層次,把真假參雜的法力和種種神通修的跟上道行的層次,便只元神境界,也足以匹敵那幾位教主。
而陸離與寅護,趙昱歸來時允許兩個入書房閱讀,又傳下修行之法,這些年來勤修不綴,也竟修成法象。再合以趙昱賜下的法寶,在這封神幻境之中,大略也算是中檔次的強手了。
於是趙昱便打發兩個下山歷,囑咐二人若至朝歌,便去投楊戩、申公豹。
得聞可以下山,陸離和寅護皆大喜過望,當即聽了囑咐,一併下山去了。
而趙昱在不久之後,也離開了天台山。卻是要去訪友。
隨後的近十年時間裡,一直到人王帝乙駕崩,趙昱泰半時間,都在訪友中度過。或峨眉山,與趙公明論道,觀摩趙公明的定海珠,交換以一些煉器之法。或東海之上,三仙島、蓬萊島、十絕島、九龍島一一逛過,與截教眾仙談玄論道,各得其然。
自截教眾仙處,趙昱所得甚多。或一些法門秘傳,或借法寶觀摩,取其真,去其假,一一化為己用。不知不覺,道行便已越過地仙桎梏,直入大成。
而一身法力,早已滔天。所修神通,皆臻至愈發高深之境。舉手投足,已有大氣象。
又去金鰲島,與那多寶道人談過道,論過玄,還下東海見了龍王,這才回轉神州。卻也不曾返回天台山,也不曾去見弟子,竟奔那各處名山大川而去。無論闡教、人教,亦或各路散仙,見之則訪。
闡教仙家大略已知趙昱,多不給臉色。趙昱見之,也不以為忤,擦身而過即可。只玉鼎真人金霞洞盤桓了一陣,敘了敘舊。隨後便是三山五嶽各路散仙,比如那西陲深處的萬壽山,五莊觀中的鎮元大仙,也是一位厲害人物。論法力神通,只在幾位教主之下,與那玉帝也不差分毫,甚至還要高出一線。
比如西崑崙金母,亦是一位得道高人,只在鎮元子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