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之一字,實難道哉。
一切事物遵循一個亙古不變的道理,那就是時時刻刻的變化。無論被動的還是主動的,‘易’才是一切存在的根本原因。
‘易’深不可測。
即便嬴翌已成太乙,直窺大羅,以天帝之尊,也只能把握太夏天庭輻射範圍內的變化,而對混沌宇宙而言,他這位天帝仍然渺小。
七千年,在混沌宇宙的時間尺度上微不足道,但七千年未嘗沒有不能把握的變數。
道庭是反應是可以預料的,但混沌宇宙無盡虛空之中,可不止一個道庭。
嬴翌也沒有料到,會在這個時間裡,與古元妖界產生交集。
大夏帝國華夏紀8800年、太夏天庭元始紀44年,大夏帝國第二大千宇宙附屬大震界域無妄界群第三千八百至四千一百計三百層面宇宙同時傳來警訊。
第二大千宇宙的造就在帝國七千年時便已提上日程,到八千一百年時,第二大千宇宙完成造就。
並按照太夏宇宙的格局,將第二大千宇宙亦按照八卦方位劃分治區。
兩個大千宇宙,內部有八八六十四域,外部的附屬層面宇宙,亦有八卦界域六十四界群。
同時傳來警訊的,便是第二大千宇宙附屬大震界域的無妄界群中的三百個層面宇宙。
幾乎在同一時間,這三百個層面宇宙遭到來自虛空的敵人的襲擊,駐守在第二大千宇宙大震界域的天庭天兵殿某部與來襲者發生激烈戰爭,一時間相持不下。
時值天帝法會剛過,散去不久的諸神迅速回轉匯聚於太皇天凌霄殿。
“第二大千宇宙大震界域之事殊為突然。”天帝端坐雲端,淡淡道:“天兵殿駐軍所部應對及時,朕心甚慰。”
太陽宮主東君青玄子起身拜道:“天帝,不知來襲者是何跟腳?人數幾何?”
天兵殿主佑聖真君王軼勝起身道:“來襲者人數不過五百餘數,皆為異類成道,其中天仙五十,餘者皆還虛耳。”
天帝嬴翌擺了擺手,拂袖將懸掛在凌霄殿大門上的昊陽寶鏡招來,於殿中投下一片圓光。
這昊陽寶鏡,便是當初的赤陽鏡。許多年祭煉下來,已是一宗至寶。有觀天索地看破虛妄之功,亦有傳送、殺伐之能。
寶鏡投射圓光,單見星星點點一片界河,倏忽放大,鎖定於三百層面宇宙,只見其上殺氣凜凜,滾滾如潮水。
再放大,正見一片坍塌的宇宙邊角,上萬天兵天將結陣,正與十來頭龐然大物相持。
但見那龐然大物,或奇形怪狀,或兇惡猙獰,但皆是其本身完美之象。分明皆天仙無疑。
或如虎,兇猛咆哮,震動宇宙。或如蛇,蜿蜒盤桓,絞殺時空。有蟲豸,狠毒陰鬼,有飛禽,兇暴凌厲。
圓光流轉,數十個戰場一一在諸神面前淌過。有些小妖小怪,不過還虛,與數十天兵殺鬥。有大妖天仙,或獨行,或三五成群,與或多或少的天兵絞殺在一起。
三百宇宙或多或少受到波及,若只宇宙邊角尚且無妨,若是生靈居處,則天崩地裂人心惶惶。
又有大夏帝國駐軍,一邊安撫百姓,一邊構築防禦。
凡此種種,一一呈現,諸神頓時瞭然。
青君甲生道人起身道:“天帝,可知彼等根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