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道是大道的組成部分。
正所謂大道之數,五十有五,其五先天,五十後天。後天之數,天演四九,餘其一,概為人道。
天地演化四十九之數,皆如五行、陰陽、元炁、物質種種。而一概生靈皆歸於人道。
人道是天道之下的一道,同樣也是天道之下的一半。天道一半非生,一半生。
若大夏帝國得了生的這一半,嬴翌便是寰宇主宰,人道至尊,與天平起平坐。
大夏帝國便是天庭,主宰萬界,威加寰宇。
嬴翌明悟道心,從偉大字元之中,得到了許多玄妙。如今的他,眼光層次的高度,已居於道的層次。
不是他修為境界到了這個層次,而是因為得到偉大字元的一些玄妙,看到了一些東西。看到的東西,未必懂,但眼光開闊了卻是必然。
大夏帝國未來的路,必定是通往主宰三千、囊括萬界的天庭之路。而他自己的路,必定是人道至尊,見證大道之路。
人道為生之道,是天道的一半。這個‘生’不是獨一的生,應該是一個迴圈整體,宇宙尺度下的‘生’的生機勃勃。它囊括的生靈的一切,生、死、智慧、文明、戰爭、勞力等等。
其與天道的另一半,陰陽、五行、元炁、物質等等齊平。並且具有‘非生’不具備的主動性。
‘非生’的陰陽、五行、元炁、物質等種種大道的演化,是被動的。唯有人道,其發展是主動的。
因此人道在天道之中,具有相當的許可權。
而嬴翌作為一個囊括數十個世界的文明帝國的人道主宰,他已經擁有了一些這方面許可權。
透過消耗人道國運的上限,可以自宇宙本源中引來一縷根性,令一個不具備根性的人具備可以超脫的條件。
正如他自己一樣。
消耗人道國運的上限,不比其他消耗。嬴翌早年消耗人道國運,削減的都不是上限,而是儲量,上限還在那裡。而接引根性,卻要消耗人道國運的上限。
暫時而言,嬴翌並不打算這麼做。
吞噬 帝國發展還不到白年,正是突飛猛進之時,不應該拿帝國的前程、自己的未來當兒戲。
嬴翌認為,應該等到帝國發展到一個瓶頸,很難再有提升的時候,再來做這件事。
而這個時間,嬴翌定在千年之期。
華夏紀一千年之時,按照帝國如今的進步效率,必定已經發展到了一個令人無法估量的層次,那時候就算還沒到瓶頸,以彼時大夏人道的龐大,削減一些上限也是可以接受的。
此時嬴翌不說,是為了避免一些煩惱。
某些口子不好開,一旦開了,必定會引來種種延伸**。不說別的,單說這後宮裡上千妃嬪,一旦有人得了根性,其他的不把嬴翌鬧得神經錯亂才怪。
李自然先天有根性,那是不可強求的。可即便如此,連梓娘也按捺不住。可見開了後天手段接引根性的口子,嬴翌會有多少煩惱。
李自然,便是嬴翌後宮裡唯一有根性者。是帝國下轄諸多世界裡,精靈這個組成部分中,唯一身具根性者。同樣,也是一個強者,不次於青玄子、白狐的強者。
是一方世界自號為自然女神的強大個體。
所以成為嬴翌后妃之後,便有李自然這個名字。
後天使人擁有根性的手段,也可以算作的嬴翌手中的一張底牌。不獨乎後宮家眷,便是朝中文武,嬴翌在這方面也有打算。
大夏帝國的目標是一統三千囊括萬界的天庭,天庭也需要官員。而皆要從帝國曆屆的中樞的傑出人物中選擇。
若有朝一日大夏帝國一舉登天,什麼人可以封神,嬴翌便會賜予其一道根性。
當然,隨著大夏帝國的擴張,在越來越大的人口基數的前提下,億萬裡無一的擁有根性的幸運兒也會越來越多。好生培養,定然也是未來天庭的組成部分。而這一部分,就不需要嬴翌賜予根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