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前朝萬曆朝鮮之戰尚未久遠,曾經作為藩屬的日倭與大明翻臉,但被糊了一臉的鮮血之後,回去在德川幕府時代,日倭進入‘閉關鎖國’階段。
一則是因為日倭的底蘊在那一戰被打掉了,沒有更多的力量對外。
二則是為了抵禦外來的影響。
德川家光時代,日倭雖然有長崎為對外貿易中心,但那基本是日倭貴族自身的利益,並不代表開放。
在這個時期,日倭閉關鎖國,鎮壓天主教,排斥西夷,甚至一度還造成了一些騷亂。
如果不是因為大夏帝國封鎖海疆的政策對德川幕府本身的利益造成損害,日倭國也不會有動靜。
面對大夏帝國,尤其是時而遊蕩在日倭海域的大夏艦隊,日倭的第一反映是驅逐。但可惜,他們徹底的失敗了。
元器戰艦絕對是這個時代最強大的海上武器,不要說日倭,便是泰西諸夷對上了,也只有捱打的份。
被狠狠的教訓了一頓,德川幕府才捏著鼻子派人來朝。
這也是德川光友為什麼乘坐的是海軍戰艦的原因。
大夏帝國海軍有兩大戰區,一個在東南,主南方海域。一個在山東,主北方海域。
山東海軍又分三支,一支在山東登州,一支在大沽,一支在朝鮮。直面日倭的就是駐紮在朝鮮半島海域的山東海軍一部。
德川幕府驅逐不成反被糙,就是這支海軍艦隊。
時至今日,海軍逐漸成型。不止是人員,更是裝備。雖然還未完全淘汰舊式戰船,但已經達到了元器戰艦與舊式戰船各半的程度。單單朝鮮這一支,就有六艘元器大艦。
這些包裹著金元合金,以八方塔為動力源泉的元器戰艦,在這個時代是幾乎不可能被摧毀的堡壘。
面對這種層次的艦隊,日倭國的小船有什麼能為?
德川幕府吃了大虧,搖身一變,從趾高氣昂變得卑微底下,立馬派人與艦隊接洽,不久便派來了這一支朝貢的使團。
嬴翌看了看德川幕府的國書,信手放在一邊,然後才對殿下行跪禮的德川光友道:“平身吧。”
“謝大夏天子!”
德川光友又是一拜,隨後才起身恭立。
作為諸夏文明圈內的一員,日倭國受到諸夏影響以千年計。無論是文字、語言、文化,皆然。
就說德川光友的穿著,雖然有日倭國本身的特色,但也極趨近於前朝明廷官員風格的衣著。
極肥大的圓領袍,寬鬆的腰帶,還有高高豎起的峨冠。
德川光友很年輕,剛剛二十來歲。個子不高——話說日倭之人,從古至今,體型都沒有優勢。
他神色謙卑,一舉一動都顯示出一種刻板,極重禮儀,一絲不苟。
他的漢語官話說的很流利,話說這個時代,神州周邊國家的高層,就沒有不會漢語,不懂漢禮的。
比如已經被嬴翌吞併的朝鮮,比如日倭,比如南越半島的國家,都是如此。
歷來神州強大時候,就如同一個巨大的磁核,一切都對周邊產生巨大的吸引力。
周邊的大小藩國,無不以說漢化為榮、以懂漢禮為尊。
儒家的許多思想,神州百姓的許多行為,都是他們爭相效仿的目標。
因此德川光友有這樣的表現,嬴翌並不覺得奇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