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來神州與草原的戰爭,要說收穫,大抵恐怕集中在牛羊馬匹上面。北狄逐草而居,以牛羊為食,烈馬為車。若與戰,其發兵數十萬騎,牛羊百萬頭,吃喝皆在牲畜上。
渴了喝牛奶羊奶,餓了吃牛肉羊肉,戰爭打到哪裡,牲畜就趕到哪裡。
一旦大獲全勝,往往獲牛羊以數十萬計。
這是一筆真正的財富。
錢嶽道:“韃靼人兵有六萬,牲畜只十萬。看樣子打的是速戰速決或就食於京師的主意。也不知吳克善的信心,是從哪裡來的。”
六萬騎兵吃喝拉撒,十萬頭牲畜,抵不住一個月。
也就是說,吳克善是打算在一個月內結束戰爭。
科爾沁距離京師不遠,也許在吳克善看來,只要跨過這段距離,進入漢人的地界,要吃要喝還不容易?
他可是有六萬騎兵!而且還只是策應——山海關那邊,才是主戰場。
信心,就是這麼來的。
臨戰之前,雙方好似頗為放鬆,對對方皆視而不見。該吃吃,該喝喝。實則外鬆內緊,做好了一切準備。
五六里的間距,對於一場戰爭而言,很近。以騎兵的速度,一旦衝鋒,很快就會短兵相接。
“傳令各部儘快就食,一刻之後,列陣迎敵。”
...
“漢人在玄石坡外二三百步之間,掘了三道壕溝。估摸著欲圖以此法遲滯我精騎衝鋒。”
吳克善與弟兄、諸部頭人道:“也不知漢人的將領是誰,這樣的笨辦法也想得出來。”
錢嶽的防禦工事,雖然做了一定的掩飾,但太新,怎麼可能遮掩的住?何況韃靼人有極好的探查手段。大薩滿的巨鷹飛過天空,什麼東西都掩藏不住。
察罕道:“想是不曾與我草原精騎交過手,其思其想有些理所當然了。兄長,這是好事。”
吳克善哈哈大笑:“果然是好事。那敵將莫非以為我會眼巴巴派人去填坑不成?”
“那兄長的意思是?”滿珠習禮道。
“漢人的軍隊據玄石坡而守,又掘溝阻騎兵衝鋒,於我不利。既如此,當變不利為有利。他要列陣而守,我偏偏不忙著去攻他,只在外圍遊弋,讓他來攻我。離了玄石坡,少了一面遮攔,我四面圍攻,又能避開他的壕溝,優劣之勢互易,漢人的軍隊豈有不滅的道理?”
吳克善胸有成竹。
錢嶽的佈置,在吳克善看來極是可笑。在草原上打仗,吳克善可不覺得漢人比他強。
“我的兄弟們,以萬騎為單位,在玄石坡千步之外遊弋鼓譟,先看看漢人的反應。”
午時末,雙方皆已做好準備。
玄石坡上,錢嶽將兵列陣三合,向三面,背靠玄石坡。並將三千騎兵列於玄石坡後,隨時聽候命令。
吳克善率大軍至三里外列陣。
雙方旌旗、大纛,迎風鼓盪。而草原上,除了馬鳴風蕭,不聞一聲。分明陽光燦爛,卻有種黑雲壓城城欲摧的沉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