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格當然不知道,前屯衛的火炮數量,不是他在遠處山上觀望的只區區十幾門。
前屯衛守軍兩個部將級編制,共六千人。而每個部將級編制下的炮營就有一百門炮。小小一個前屯衛,重型火力配置達到兩百之數。
正面的城牆只有五丈寬,城頭的確只能裝置十多門炮。但在嬴翌的軍隊入駐的這幾個月裡,對前屯衛的防禦結構做了改建,城牆後的三丈範圍之內,在原有的建築的基礎上,加高、改建成為炮樓。
也不是吳三桂所想的有一千門炮,在吳三桂的舊有的觀念中,火炮的發射頻率沒這麼快。鋼鐵銅料製造的火炮,發射一輪之後,必須要有一個冷卻間隙,但金元合金鑄炮則不必。
操炮的炮手清理炮管、填裝炮子和火藥有多快,火炮的發射頻率就有多快。
至於虎蹲炮的射程,則更不必說。
本質而言,韃子沒能做到知己知彼,僅此而已。如果豪格知道嬴翌軍隊的火力配置,知道火炮的射程和威力,決然是不敢這麼輕易攻城的。
如今鼓都還沒有擂起來,自己的重火力就毀於一旦,將官死傷不計,這對韃子軍隊的打擊,可想而知。
高高興興的來,迎頭便是一悶棒,打的豪格腦門生疼。
城頭只打了三輪炮擊便停止了。韃子的軍隊亂了一陣,後退了幾里,又重新整合起來。
豪格連忙令人統計損傷,報上來的,讓他氣急敗壞。
炮陣的損失是其一,三十多門大炮,慌亂之中沒能拉回來一門。最要緊的,還是陣前觀戰的將領的死傷——能陪著豪格在陣前觀戰的,皆是正藍旗有名有姓的將領,全都是中堅骨幹,可這麼一會兒,固山額真就死了三個。至於牛錄額真,更是死了七八個,輕重傷還有十來個。
豪格心頭滴血,暴跳如雷。
“攻城!給本王攻城!雞犬不留,本王要他們雞犬不留!”
攻城開始了。
沒人敢在這個時候去勸解脾氣暴躁的豪格,即便知道失去了火力壓制的後果。
包衣奴才派上用場了。
第一批五百包衣苟著衝向山坡上的前屯衛,進入兩裡範圍之內,炮聲再次響起,只打了一輪炮擊,便任憑韃子包衣衝鋒,直到進入兩百步範圍之內,城頭上的火銃才響起。
五百人,打一輪炮足以。多了就是浪費。倒不如等其進入兩百步以內,用火銃給他們顏色。
嬴翌軍中的火銃,規格是清一色的三眼銃。在原有三眼銃製造技術的基礎上,用金元合金加以改造,兩百步以內可破鐵甲。一次性可以發射三枚彈子。
城牆的寬度有限,只容得下兩排銃兵。可謂之兩段射。較之於野戰中的列陣,火力不夠密集。但敵人只有四百多人,打起來也簡單。
每一陣銃響,韃子的包衣便倒下一片,越是接近城牆,倒下的越多。包衣損失過半之後,便再也堅持不住,頓時嚎叫著潰了。
但最後逃走的只有幾十人,來是銃擊,去是銃擊,徒留下一片屍體,血腥染紅了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