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寧遠防務讓出去之後,吳三桂的兩萬五千兵馬皆聚於城中軍營。周圍還有韃子精兵巡邏,分明有所防備。
吳三桂見過豪格之後,回到軍營,一入大帳,便將頭盔狠狠的砸在案桌上:“東虜欺我太甚!”
道:“將二三子心腹與我喚來。”
不多時,幾個心腹便來到大帳。
見吳三桂面有怒氣,紛紛勸慰。
吳三桂道:“那韃酋嘴巴上說的好,卻分明把我吳三桂當成奴隸。不但防備森嚴,還如此頤指氣使。”
他將與豪格見面的情況說出來,道:“這韃酋看似粗魯,卻也有些心計,不完全是魯莽之輩,還知道去了解夏王的底細。”
心腹道:“幸虧伯爺決議投夏王。韃虜畢竟是韃虜,投了韃虜,我們便沒了根,只能做韃子的奴才。”
吳三桂嘆道:“是啊,你我是漢人。韃子是蠻夷。韃子若入主神州,你我漢將必為其所忌。畢竟這天底下,漢人居多啊。韃子雖然暴虐,卻也不是傻子。”
說著,他精神一振:“有舅父與我周旋,我又交出寧遠防務,已初步取得韃酋豪格的信任。接下來要應其指使,派人打探訊息。稍後傳令那幾個,給我使勁的派兵出去,不惜代價,一定要把山海關附近夏王的兵力部署打探清楚,以取信韃酋。”
幾個心腹對視一眼,齊齊點頭應喏。
吳三桂又道:“另外,我還有一個想法。”
說到這裡,他聲音放低,猶如蚊蠅:“夏王兵鋒無敵,你我俱已知之。正面戰場上,便是戰時倒戈,於夏王而言,也不過是錦上添花。要在夏王面前博的彩頭,必須要有個拿得出手的功勞。”
夏王嬴翌之兵鋒有多強,吳三桂知道,其實韃子也知道。圖爾格在山海關外一場大敗,吳三桂雖非親眼所見,卻也派了夜不收窺伺。韃子此番傾力來攻,一則正是不得已而為之,二則還是不相信滿洲精兵會敗,自欺欺人,自以還是所謂的滿萬不可敵。
實際上若此時韃子未曾出兵來攻,吳三桂也不會投靠韃子,最後還是要投降嬴翌。吳三桂並不是傻子。
他只是貪於權勢,捨不得放手。
“我舅父已經打探清楚,韃子此番舉國之力來攻,欲與夏王爭鼎,以決國運。除了豪格這支先鋒,後續還有二十萬大軍。一旦多爾袞領大軍前來,其身後老巢必定空虛。若趁此機會破了韃子老巢,擄了韃酋親眷,豈不是大功一件?”
幾個心腹一聽,齊齊不免動心。
一人低聲道:“伯爺,韃子防備甚嚴,如何脫離韃子眼線,去攻其老巢?”
吳三桂嘿嘿一笑:“豪格不是叫我打探夏王兵力部署麼?我就多撒些軍隊出去。以那幾個掩人耳目,你們四人只留兩人在我身邊,另外兩人趁此機會脫離韃子眼線...”
...
科爾沁。
韃靼科爾沁朵顏部早在奴酋野豬皮努爾哈赤的時代,就與東虜開始聯姻。老韃靼莽古思將其女哲哲嫁給黃臺吉,開始倒向東虜,隨後莽古思之子布和又將女兒布木布泰、海蘭珠也嫁給黃臺吉,姑侄共事一夫,徹底與東虜結連。
如今韃靼科爾沁部掌權的,是布和之子吳克善,也就是布木布泰和海蘭珠的兄弟,他被滿清封為卓禮克圖親王。
布和,也就是科爾沁朵顏部的寨桑,有四個兒子兩個女兒。
吳克善是長子,他有三個兄弟,察罕、索諾木、滿珠習禮。
這四兄弟是如今科爾沁朵顏部的掌權者。
多爾袞要與嬴翌決國運,舉國之兵來戰,自然不會忽略勢力不小的科爾沁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