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武俠修真>主宰漫威> 二五四章 人心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二五四章 人心 (1 / 2)

崇禎帝是個極複雜的人,說他軟弱吧,他殺起人來又毫不手軟,在位十幾年,首輔是換了一茬又一茬,為歷代之最,且多不得好死。

說他剛強吧,可在面對士紳商人和邊軍將門的時候,又無法下定決心硬懟,往往以妥協收場。

首輔換的快,但換來換去還是脫不開啃噬這個王朝的根基的蛀蟲的範疇,再怎麼恨邊軍將門,又不得不捏著鼻子縮減衣食輸送糧餉。

崇禎帝是個勤勉的帝王,但不是雄主。生於深宮,長於婦人之手,忽悠於士紳文官之口,他沒有足夠的手段去鎮壓一切。千瘡百孔的王朝,沒有他施展的餘地。上上下下,都跟他作對,而他也跟上上下下的文武臣子對著幹。幹來幹去毫無用處,也只能眼睜睜看著這個國家衰敗,日漸西山。

遷都的事,崇禎帝不是沒有想過。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但在某些緊要關頭,也未必不能繞開。只要能保住祖宗基業,保住這個國家,如果有可能的話,崇禎帝不會不做。

在李闖肆虐河南,阻斷南北之時,崇禎帝就發現了危機。在那個時候,他就曾隱晦的提出過遷都南京的想法。可被群臣懟了回來,藉口就是天子守國麼,君王死社稷。

而且他還不止一次提出過。在嬴翌北伐的兩路大軍逼近京畿前夕,崇禎帝又暗示過大臣遷都的想法。但被大臣們無視了。

內閣次輔吳甡還曾就此在朝堂上懟的崇禎滿臉是血,只道是祖宗之法不可變,君王死社稷,天子要守國門。

此時,京營敗了,勤王的唐通敗了,逆賊堂而皇之在京城門外紮營了,內閣大臣卻來了,要他遷都。

這是何其的可笑?

有機會的時候按著他硬懟,現在已經沒有機會了!

遷都?怎麼遷?

城門外那三千逆賊不解決掉,怎麼遷?這不是羊入虎口麼?

崇禎帝面無表情。

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臨到國破家亡,朕總要保住最後一點尊嚴吧?

“陛下...逆賊主力東去,必是為了關寧守軍。等其主力解決了關寧軍,就來不及了!”周延儒心思一轉,疾呼道:“趁著關寧遼東軍還能牽制逆賊,當速速起駕南下,君臨應天啊!”

吳甡也道:“關外東虜亦發兵將至,正好讓逆賊與東虜碰個頭破血流!”

崇禎帝冷笑連連:“如此倒好,教逆賊與東虜兩敗俱傷,朕豈不是更應該留在京師,以待漁翁得利?”

吳甡一怔,頓時無言。

周延儒苦口婆心:“陛下,京畿屢遭東虜劫掠,民生頹敗,如今南北斷絕,無論金銀糧食俱已不能支撐,若不遷都,便是逆賊與東虜兩敗俱傷,也於事無補啊。”

崇禎帝冷笑更甚——你全都明白,那當初朕要遷都,為何群臣反對?!

他大袖一甩,站起身來:“朕意已決,不必多言。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朕便是死,也要死在京師!”

言罷,轉身而走,留下滿地群臣面面相覷。

周延儒、吳甡等只好退下,出了乾清宮,皆是哀嘆連連。

要說遷都,當初崇禎帝隱晦提出之時,他們也不是不曾想過。這些人能坐到現在這樣的位置,也許處理國家大政的時候沒有什麼厲害手段,但聰明卻是個頂個,凌駕於大多數人之上。

但遷都涉及到一個很嚴肅的問題,那就是權力。

遷都,必定伴隨著權力的轉移。應天府南京另有一套國朝班子,各部尚書、侍郎什麼的,一應俱全。若遷都南下,到了南京,那就有兩套班子了。到時候權力該怎麼分配?

在北方,他們是地頭蛇。到了南京,南京六部可就是地頭蛇了。且因勢頹而遷都,他們連過江龍都算不上。到了南京,必定為南京六部的地頭蛇壓制,削減權力不說,甚至丟掉性命都極有可能。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