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百載,正如雲煙。
申公豹等在趙昱座下修行,便則連帶玉英子、易明子等人,也皆被趙昱收為記名。雖不入太和,但也算是天大機緣。否則以其根性尋常,哪裡能入得金仙道君的法眼,還能隨道君膝下修行?
太和仙門收取弟子,非根性超然者不可。但太和仙門的弟子自己收取弟子,那又是自己的事了。只是不能錄入太和名目。
金仙道君在大道之上登堂入室,已為大能。那許多仙門,若證的道君,便有了相當的自主性。只要不亂來,便則隨意。太和仙門也不能脫出這個藩籬。
幾百年耳提面命,以金仙之尊傳授弟子,自然有所成就。
總算有人跨過仙凡之隔,煉成天人之身——卻是那玉英子快了一步。
趙昱並不覺得奇怪,雖然玉英子的根性,看起來跟楊先天等人差不多,但在本質上,玉英子卻要高出一籌。楊先天等人乃是從虛幻之中煉假成真而來,而玉英子本為真實。這才是差距所在。
由是玉英子先其夫楊先天一步,證的天人,成為真仙。
而楊先天等人,仍卡在最後一關,舉步維艱。
此間趙昱也別無他法。涉及根性,便是金仙道君,也無可奈何。甚至趙昱取了一塊先天寶材,以其中一絲先天造化彌補,都仍然差了那麼一絲絲。
“天人天人,非凡人也。只不能急,慢慢磨,爾等修為具足,有朝一日終能成為真仙。”
趙昱只如斯道。
說來這幾百年,看似短短,卻也有些事。一干人等在趙昱座下聽道之餘,並未閒著。便則趙昱說了,在這裡落腳,便就決定在這裡落腳,竟再開山門——正是那五姥宮,就在這片群山之中,屹立起來。
只是換了個名兒,稱五姥宮已不合適。楊先天夫婦,易明子夫婦,加上申公豹、雲中子和聞仲,計七個,便合稱七仙門。
其中已有不少弟子——正是當初五姥宮的弟子。彼時玉英子將五姥宮許多弟子收入她那白玉宮中,到如今才算是放出來。零零總總有數百人。除此之外,當初收取的元和域的凡人,也有好些座城池,在她那白玉宮中雖然有所限制,但也發展不小,如今放出來,有十數億人。便也在這片群山之中,重新繁衍。
於是便也有紛爭,與山外的國度。
然而與趙昱沒有什麼關聯。正如螞蟻打架,蚊蟲爭鋒,哪裡被道君看在眼裡?
只任憑些個弟子隨意,趙昱也不去管。
左右玉英子證了真仙,又有八雲這尊上乘真仙在,在這大千世界,完全可以立足。這方大千,雖也有修士宗門,但最強者也不過尋常地仙,比當初易明子等人的家鄉,要強上一些,但也有限。
八雲蠻龍父女的烏龍,已是放下。事已至此,便也沒什麼可說的。為奴為僕,大抵也是自家天數,無可奈何。除非趙昱放了他們,否則永生永世都是如此。
而所謂自由,大抵蠻龍有些不爽利,不能遨遊寰宇。但另一面卻未必不是好事。趙昱本身強橫,靠山也硬實,那太和仙門威震寰宇,與趙昱為奴為僕,總算多些安穩。
這劫數之中,螻蟻尚且偷生。何況彼等?
加之接觸日久,許多事就漸漸放下。
當初也是沒什麼接觸的緣故——八雲被趙昱制住,一出來就放她遠行,沒有過多的相處。而如今數百年,皆在眼皮子底下,自然有所變化。而趙昱也並不是一個吝嗇的人——至少提點修行,從來不藏著掖著。
不說八雲,便是蠻龍,在趙昱這裡也有不少收穫。
藉著這幾百年的短暫的安穩,趙昱在敦促弟子修行之餘,自己也不曾絲毫放鬆。每日裡修行,道行漸深。因根基深厚,正是進展迅速。於陰陽大道之上,建樹已深。
只是時日畢竟尚短,若給趙昱十萬八萬載,在見道碑的輔助之下,大抵就能達到凝練先天之源的境界,窺的太明之妙了。
這修行之道,越是深入,便越是舉步維艱。先天大道浩渺淵深,比那後天大道更是無頭無尾,難以捉摸。由是在金仙一境,修士修行往往艱難。普遍年長日久,以億歲計。
趙昱若非佔了個底蘊根基深厚,佔了見道碑的好處,否則與其他道君相比,大抵也快不了多少。
就譬如蠻龍,生來至今,已近二十億載。其天生地養,得天獨厚,身居深厚的根性,到如今也不還差些才能摸到先天之源的奧妙。化道正在途中,尚未見盡頭。
這一日,趙昱正在講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