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先天至寶鎮壓大教氣運,教門壯大到一定程度,多餘的氣運便要散去,遇到天花板。就無法成為動搖宇宙的真正大教。
這便絕了他們的小心思。
闡教畢竟不是萬靈教。妖族多散漫,不修道德,因此要作詳細分化。而闡教畢竟是聖人道統,不論暗處有何等齷齪,道德卻要擺在明面。只要絕了他小心思,任憑他發展,也是無礙。
因此對闡教,太一道人看似要寬容許多。
至此,一概大教便安置妥當。
至於那等二三流的小教門,在太一眼中,不過浮雲,只需得一個名義即可。太一教門勢大若此,若伏皇還鎮不住那些小教小派,便也是個草包了。
隨後又問了敖玉,敖玉願入神庭,作東極帝尊,太一允之。
又問鎮元子,鎮元子只道願隨真君,太一作罷不提。
“天道初成,宇宙唯一,神庭威臨宇宙,仙魔逍遙自在,調理陰陽,梳理五行。如此各行其是,秩序已成。”太一道人最後道:“且皆去,安置一概妥當,百年之後,於大羅天太元界太元宮來見吾!”
眾仙這才一一散去。
便這本源秘境之中,就剩下太一道人、太冥聖母及天一真君、鎮元子和巫族後天大巫、燭陌巫師。以及那一直沉默,託著混沌鐘的元一小道士。
太一對聖母道:“吾此番掌的天數,須得沉澱一些時日,梳理天道關鍵之處。稍後歸去,你自操勞一番,坐鎮教門,並襄助太混、太始。”
聖母頷首:“吾知之。”
她自知曉,太一道人擔心那一干教門陽奉陰違。
然後道:“那永恆、湮滅兩位兄長...”
說著,便不禁看向真君。
早是心中疑惑,不知真君索要兩位真靈何為。此時才問出來。
真君笑道:“聖母不必憂心。”
頓了頓,才道:“便譬如他。”
就指著那元一小道,笑道:“一眾先天神靈,卻不識天數,壞了天道聖器,以至如今。其中因果孽障,難以洗清。他自先天第一,如今轉世重來,太一道友還把混沌鍾置其身,借其手催動至寶,在重煉宇宙之時鎮壓動盪,卻連涓滴玄黃炁也無。”
元一小道神色糾結。
真君又道:“太冥道友是沾了太一道友的運數,才能證道大羅,你二人道侶一體,自不用多說。然則如永恆湮滅,即便歸還先天之身,散去先天本源,轉劫重來,也難登大羅。若不揭過此中孽障....”
真君是連連搖頭。
聖母聽完,心頭有悟,也是嘆息不止。
真君才道:“由是吾願送他二人一份好處,抵消此中孽障,才有大道之望。”
“道友的意思是?”聖母凝神。
真君一手指地:“因這世界樹,原來是陰陽兩重宇宙,互為依存,又相互獨立。”
說到這裡,卻轉言對太一道:“難怪那幕後黑手,與鴻鈞道祖等眾聖要把目光落在這裡。陰陽二重宇宙,實乃得天獨厚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