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拿木雷來說。甲木有多種屬相,每一種屬相,便能依之煉成一種甲木雷法。甲木有多少屬相,便有多少種甲木雷。因此是一類。
比如火雷,丙火為陽,暴烈陽剛。而丙火之中,有光,有種種烈性的射線屬相。光甚至都可以煉成一種光雷。而種種射線屬相,同樣也可煉成相應的雷法。
所以說五行之道,是宇宙之根,其博大精深之處,簡直難以用言語來形容。這只是五行之道在雷法上的體現。而其他方方面面,更是無窮無盡。
因此修行,多是從五行入手,道理就在這裡。
趙昱雖如今不顯山不露水,但實際上,這些年來,修行上頗有進展。一旦道行有所突破,比照在幻境中的經歷,他就能很快的明悟種種道理。雷法,如今也已入門。
因此,將雷法體現在符籙之道上,並從中擷取一些皮毛,用符籙道紋的形式體現出來。
說起來,用雷法的道理,來煉製區區符籙車船的核心模組,那是大材小用。
但也是沒辦法的事。
雷和電不同,不單單體現在電壓多少伏之類的上面。雷有天地造化,陰陽樞機。而電卻沒有。就好像雷是一棵大樹的主幹根莖,而電只是葉片旁支。少了根本。
電力便可取代法力的一些能力,催動皮毛道紋。而用雷法的道紋,轉化的天地元炁,便是雷,而不是電。
看起來有些浪費。
但想想也就這樣了。沒辦法簡化,再簡化的話,就沒用了。
反正核心模組轉化天地元炁為雷來儲存的話,畢竟用的更久,也就這點了。
趙昱覺得無關緊要。
所以在銘刻懸空符疊加的同時,趙昱還要打入一層雷符道紋。
這兩個,是重中之重。
除此之外,還有一些旁枝末節的道紋。比如控制雷電輸出大小的道紋。符籙車船有個快慢,有個速度問題。如果不能控制核心模組雷電輸出的大小,那麼符籙車船就無法變速。
比如懸空符疊加之術的‘印刷’問題。小的符籙車船,不需疊加,一層懸空符就足夠了。而在趙昱設想當中,十萬噸級的符籙車船,則需要五層懸空符疊加。不能在小的符籙車船上,也用疊加了五層的核心模組,這太浪費。
因此,在疊加之術‘印刷’的過程中,必須要有個選擇。需要疊加幾層的核心模組,製造的便是幾層。可以控制。
而這幾點做好之後,才是打入禁法,鉤織法禁,將其徹底煉成法器的時候。
但這並不容易。
煉製法器,從來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就算是這種最低階的三品法器,也是這樣。每一種道紋、符籙之間,要使其不衝突,卻又要融為一體,其難度有多大,就可想而知。
禁法的核心奧妙,就在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