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甫黃巾就是青州黃巾管亥所部之外的另一支,首領是徐和。
徐和也是個老黃巾了,十餘年前,大賢良師張角尚未起事,便已拜入太平道,是個死忠。早前太平道起事,大小渠帥眾多,他只小將一員。及至於張角身死,黃巾大勢潰敗,徐和才逐漸崛起。
正如趙昱所言,這黃巾之中,總也有那麼幾個有理想的。
說多遠大,也不見得。與管亥相比,徐和的出身,更加低微。對黑暗的朝廷,贓官汙泥的憎恨,更甚一籌。因此,從良的想法,他是沒有過的。當初管亥隱約提起,就被他直接否決,二人於是生了嫌隙。
青州黃巾一分為二,產生隔閡,不是管亥願意看到的,卻是徐和刻意為之。
他覺得管亥已經不是一條路上的人。
所以兩人駐地不同,一個在北邊的博縣,一個在南邊的梁甫,雖然互為犄角,互相守望,但卻不是一條心。
鮑信率軍攻打,不過區區萬人,哪裡被徐和放在眼中?
何況鮑信所部兵馬,也不是什麼精兵。
徐和雖然不是帥才,但人海戰術運用的還是得心應手。
他只派出兩萬兵馬作誘餌,就把鮑信引到埋伏圈,並射殺鮑信。
要不是曹純的鋼甲精兵來的及時,恐怕于禁都要折在裡面。
不是于禁不善戰,鮑信才是決斷的人。鮑信執意要打,于禁作為從屬,只能硬著頭皮上。
擊敗了鮑信,雖然折損的兵馬,比鮑信所部折損的要多幾倍,可勝了就是勝了。鮑信連性命都丟了,徐和難道不算勝利?
勝了就要慶功,此時徐和正在梁甫城中,與麾下頭目飲酒。
正在熱鬧的時候,有兵丁來報:“成縣官軍傾巢而出,大軍上萬,殺奔而來。”
訊息一到,廳中頓時鴉雀無聲。
徐和皺眉道:“是那個什麼夏侯的兵馬?”
“中軍打的曹字大旗。”
徐和與眾頭目一聽,頓時心下了然:“是曹孟德這個狗官?”
“必定是他。”
有頭目道:“大首領,曹孟德必定是因鮑信之死,出兵為他報仇。”
徐和點頭:“曹孟德來攻,各位頭領怎麼看?”
“曹孟德不過區區萬人而已,大首領二十萬大軍,一人一口唾沫,也能淹死他。”
眾人七嘴八舌,口裡說的豪邁,但實際上,個個臉色都有些沉重。
與曹孟德交手,不是一次兩次。次次失敗,當然不是偶然。曹孟德善戰,兵精將猛,打的他們節節敗退,就算兵力二十倍,也仍然心虛。
徐和又問來報的兵丁:“曹孟德大軍已到何處?距離梁甫還有多久?”
“曹孟德大軍前鋒約莫兩千,中軍八千,前鋒已到十里外。”
“來的好快。”
徐和微微沉吟,然後望眾頭目道:“眼下只有兩策,要麼出兵迎擊,要麼據城而守。眾頭領以為如何?”
“這...”
頭目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皆是沉吟不語。
良久,才有人道:“曹孟德擅野戰,我軍不如據城而守,待他糧草斷絕,自然引兵離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