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德啊孟德,你可算是來了。”
張邈與曹孟德最是相善,連忙上來,把住曹孟德手臂,臉上喜色怎麼也遮掩不住。曹孟德也是笑意盈盈,言語真切。
趙昱站在曹孟德身後,看著這和諧友愛的場面,想到的卻是三年後,張邈陳宮背離曹孟德,迎呂布入兗州的事。
多年友情,一朝背叛,這其中必定涉及到巨大的利益關係。趙昱看史書,猜測可能是曹孟德的一些施政措施,觸犯了張邈等人的根本利益,才導致這場禍亂。
但知道歸知道,趙昱這時候卻不會說出來。
沒有必要嘛。
曹孟德終歸是要經歷這些,才會成為一個合格的雄主。否則事事趙昱都插手,是曹孟德打天下呢,還是趙昱打天下?只要能保證在大方向上不出岔子,其他對趙昱來說,都是旁枝末節。
加上劉岱,三人一番敘舊,看到曹孟德身旁的趙昱,見他跟曹孟德一道同來,不禁問曹孟德:“這位先生是...”
曹孟德聞言,一拉拉住趙昱的胳膊,十分親熱道:“這是趙昱趙先生,我至交好友。”
趙昱不禁看了曹孟德一眼,心裡暗暗失笑。
來的時候,趙昱說要好好旁觀一下關東群雄,看看他們到底怎樣人物,所以跟曹孟德打了商量,就說是普通朋友,便於不引人注目。沒想到此時曹孟德做出這般模樣,趙昱念頭一轉,就明白了。
這是擔心啊。
擔心什麼?
趙昱不是曹孟德的從屬,不會認他曹孟德為主公。這就不保險啊。萬一看到個閤眼的,直接棄他而去怎麼辦?
尤其是在趙昱丟擲玻璃、肥皂、水車這些東西之後,對曹孟德的重要性,愈發不言而喻。他這麼做,明裡暗裡,有一種宣示主權的味道。吶,這趙先生是我曹孟德的至交好友,他幫的是我曹孟德,你們這些人,就別打主意了。
趙昱很想說一句‘你想多了’。
“山野之人趙昱,見過張太守,劉刺史。”
張邈是陳留太守,劉岱是兗州刺史。
這兩位見曹孟德如此,心知眼前這趙先生,在曹孟德心目中地位很高,也不怠慢,各自回了一禮。
“這營門口不是說話的地方,走走走,去我營中敘話。”
互相認識過後,張邈拖著曹孟德,便入了聯軍大營。
一路許多兵卒,紛紛亂亂。趙昱看來,多是些烏合之眾。真正的精兵,並不多。這也是群雄躊躇,不與董卓硬碰硬的一個原因。董卓麾下十萬西涼悍卒久經沙場,真要打起來,就算聯軍人多勢眾,勝算也不大。何況這些諸侯心思各異,都起了不臣之心?
到了張邈主帳,分賓主落座。張邈在上首,右首是劉岱,左首是曹孟德,趙昱則坐在曹孟德之下。
漢以右為尊,劉岱乃是兗州刺史,地位比曹孟德高。
雖然是軍中,但作為八廚之一的張邈,文青氣質不減,竟讓人奉上茶水果品,好像開茶話會一樣。
於是就說開了。
趙昱並不說話,只是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