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柱子等躬身一拜:“師尊教誨,弟子不敢或忘。”
真君微微頷首:“許是在爾等看來,清剿魔神,便則是一件大事。然則只是旁支,關乎末節。於那天外魔神而言,金仙、太乙金仙,嘍囉耳,不足道哉。便須得擺正態度,放眼將來。”
“若有危險,為師自看在眼裡。然只一次,若不能持身謹慎,為師也不救。”
言罷一拂袖,將四人送出了無光海。
真君對座下四大弟子,也是盡心盡意,為師之道,不曾落下分毫。
師徒之情,自也深厚,但真君此番,也是下了狠心。便如他口中所言,若不小心遇險,只救一次,多了不救。
修行不是吃飯喝水,大道之路,艱難萬險,救的了一次,救不了二次。在太一宇宙之時,尚且還好,畢竟沒有天外魔神這一茬,什麼事都在真君掌握之中。而到此,卻非是如此。
看起來真君如今掌握局勢,但彼方聖人級數的人物就要降臨,面對聖人級數的魔神,真君自己都不敢說萬無一失,緊要關頭,哪裡能顧得上座下弟子?
勇猛精進,又要如履薄冰,看起來自相矛盾,但實則是個統一的概念。
勇猛精進在自身,如履薄冰在其外,正是內外相合,陰陽統一的道理。
他這些弟子,順風順水慣了,雖然資質根腳,悟性毅力,都是上上之選,但要說磨礪,卻差了許多。
微微嘆了口氣,真君閉上了雙目。
時至今日,真君勤修,仍不落下分毫。修為越高,懂得越多,不懂的也越多。大道淵深,那凡人尚未走出本身星球,便以為懂得許多,實則都是些妄念,許多猜想。等他走出星球,面向宇宙,便覺茫然,四顧戰戰。
修行也是一樣,許多修士,在修為不高,尤其築基、煉炁境界,難以拿捏心境,容易魯莽。但隨著修為越來越高,懂的越來也多,便越能體會天外有天人外有人的道理。
平素相交,多是謙卑。這謙卑,非是自卑,非是自虐,而是自省。
吾日三省吾身,那孔夫子所言,便是修士來說,也是至理。
但謙卑不代表沒有心氣,若得拔刀相向,自也果決,不會瞻前顧後。
真君修行至今,心氣一直不落,勇猛精進,仍在心中。忌憚聖人,卻不會害怕他。也是要時時勤修,能增一分法力,便是一分法力,增一分神通,便是一分神通。
壘土成山,積水成海。
如是而已。
對待弟子,真君也是期盼他們能作到這一點。修行不綴,自省吾身,又不會瞻前顧後,又要小心謹慎。說來也是極高要求了。
便則時日流水,不見痕跡。一晃眼,不知清剿了多少魔神。
真君收攏的魔神真靈,都已數以百萬。
到時將這真靈歸還宇宙,自是要佔大氣數,對陰陽兩重宇宙天道合一,有極大的促進作用。
就在那宮殿之上,真君俯瞰下去,許許多多的平行宇宙,都在他眼中一一流過。魔神的蹤跡,已是越來越少,仙家的身影,是越來越多。當初那許多魔神,雖被打了個措手不及,卻也逐漸聯合,還與太一宇宙諸多仙家相持了一段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