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真舒服。”
趙昱站起身來,伸展手腳,只聽得噼裡啪啦一陣骨節爆響,身周空氣跟著震盪,發出一連竄音爆,仿若颶風吹過,將周圍百丈範圍一切山石草木夷為平地。
“二十年了,過得真快呀。”
分明一個年輕人,眼神裡卻透露出滄桑悠遠,就譬如一個百歲老者。
趙昱清楚的記得,自己在大明活了一百五十歲,因再也無法忍受一個個親人、朋友在自己面前消逝,又因修為再無寸進,於是打破虛空,來到這方世界。
肉身在打破虛空的那一瞬間崩滅了,只留下一道神魂,投胎轉世。
這是一個古代背景的世界,以趙昱在大明的閱歷,結合此世平素的見聞,知曉其風俗大略類同於漢唐。
但趙昱所在的這個國家,非是大漢,也非是大唐,而是大秦。
且此大秦非彼大秦,有秦始皇,但非二世而亡。如今大秦,已綿延千年。不過千年大秦,也是日薄西山了。
趙昱此世的父母,在五年前已雙雙離世。乃是壽終正寢。趙昱母親在四十多歲的時候,才懷上趙昱,算得上是老來得子。
老兩口就這麼一個兒子,所以非常寵溺。但趙昱有大明一百五十年的閱歷,自不是那尋常孩童那般,調皮搗蛋。
對於孝道,趙昱銘記在心。
從小就非常孝順,甚至因此而聲名廣播,連縣城的縣太爺都知道本縣有一個孝子。兩年前舉孝廉,也是縣太爺親自舉薦的。
父母二人畢竟年紀大了,在趙昱十五歲的時候,父親在一天晚上含笑而逝。第二天母親也隨著去了。
二老都是含笑而去,都是壽終正寢,趙昱除了有些傷感,倒也頗為安慰。
說來趙昱一身本事強橫,但可惜,殺人的本事強,救人的本事差了許多,何況壽終正寢乃是天地輪迴的至理,他根本沒辦法。
又不可能讓二老修行功夫。畢竟二老年歲大了,氣血早已衰敗,再怎麼修煉,也於事無補,反而有害。
倒不如讓他們在晚年的時候,好生享受天倫之樂。
從五六歲開始,趙昱就為此而準備。一則要享受天倫之樂,身體必須要健康。三五兩天生病,享受什麼?
所以趙昱就暗暗學醫。
醫術方面,趙昱有根基,甚至見識廣博。一則前世的師父青雲道人本就是個醫道大家,耳濡目染,趙昱雖專注於功夫,但對醫術,並不陌生。
二則醫武一家,修煉畢竟涉及人體的奧妙,在某些方面來說,與醫道有異曲同工之妙。
隨著趙昱修為愈發高深,對醫道的理解,就越來越深。
此世重新撿起醫道,雖不說能生死人肉白骨,但平素的一些毛病,卻可迎刃而解。
正因如此,趙昱才保證了父母二老在餘生之中,一直健康泰然,不曾犯過任何病症。平素裡吃喝飲食,都是趙昱精心準備的。
醫不如養,趙昱深深的明白這個道理。
要二老安享晚年,除了健康方面的要求,就是對金錢的需求。沒錢,是萬萬不能的。不說別的,單單每頓飯給二老準備的藥膳,就是一筆巨大的開銷。
於是趙昱還要賺錢。
手段也是透過醫藥來實現的。
他整理出一些特效藥,比如專門止血的白藥。白藥的基礎配方自於大明,乃是趙昱東征西討之時,無意得到,後來還推廣到大明全軍,救了許多士兵的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