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武俠修真>主宰漫威> 十二章 駭人聽聞自不信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十二章 駭人聽聞自不信 (1 / 3)

祖大壽被圍錦州之時,洪承疇屯兵寧遠,欲以穩打穩紮之法,應對韃子攻勢。然則因河北、河南蝗災之故,流賊復起,聲勢日隆,崇禎皇帝便欲使遼東速戰速決,好調兵回返,鎮壓流賊。

於是下旨催促。

洪承疇無可奈何之下,只得率軍出寧遠,浩浩蕩蕩十三萬,奔松山,遙望錦州。

黃臺基於是遣阿濟格率軍八千,繞松山奔塔山,欲斷洪承疇糧道、退路。隨後又親率正黃旗、鑲黃旗精騎五千,至松山外,檢視明軍兵勢。

松山堡外,左右各有近十座哨堡、炮臺,呈掎角之勢,立在大大小小山頭之上,拱衛松山。然則大明勢衰,軍隊屢戰屢敗,心氣早破。任憑那黃臺基鑾駕大搖大擺,卻不敢與之相抗。其中守軍望奴生畏,狼奔豚突。

黃臺基於是擺駕山頭,居高臨下遙望松山。

此時,松山堡內,洪承疇正召集麾下眾將議事。

其端坐主位,堂下左右各有吳三桂、馬科、王樸、虎大威等總兵將領分列。

洪承疇道:“建奴驕狂,黃臺基親率大軍至堡外窺我兵勢。眼下錦州被圍,祖將軍求援日急,陛下又連連下旨催戰。諸位都是我大明的悍將,不知可有計策教我?”

眾將皆知督師策略,無非揚長避短,以守代攻。明軍善守,不善野戰。以守勢消磨韃子兵鋒,再徐徐圖之,此乃良策。

可皇帝催促日急,聖旨都下了數道,洪承疇雖為督師,卻也無可奈何。

其中種種,眾將皆是心知肚明,聞聽洪承疇開口,俱默然無以對。

見狀,洪承疇心中嘆息。

若給他足夠時間,不說能擊敗韃子,至少能讓韃子無功而返。可皇帝高坐金鑾殿,哪裡知道前線艱辛?

不過洪承疇也知道,今年河南河北蝗災浩大,流賊復起,皇帝心急,也無可厚非。

畢竟如今這大明朝,可用之兵,大略也就遼東這一支軍隊了。

但洪承疇卻知道,流賊雖勢眾,卻多為烏合之眾。眼下建奴,才是朝廷之大患!若不能挫敗建奴,便是剿滅了流賊,又有何用?

對此,他只能哀嘆。

見洪承疇神色低沉,那眾將雖各有心思,卻也感同身受。山海關總兵馬科猶豫片刻道:“黃臺基只有五千兵馬,不若大軍出城,將其撲殺?”

此言一出,眾將皆翻白眼。

吳三桂道:“馬總兵此言差矣。黃臺基雖只五千兵馬,卻都是精銳,都是騎兵,來去如風,想走就走想來就來。”

餘者眾將也皆頷首,深以為然。

“或可設計作彀,將其引來,合圍剿滅?”大同總兵王樸想了想,開口道。

“謬矣。黃臺基何等人物,怎麼可能輕易上當?”虎大威連連搖頭:“此賊詭詐多端,設計不成,被他反算一把,到時悔之晚矣。”

你一言我一語,鬧哄哄如同菜市場,卻沒個結果。

洪承疇眼底閃過一抹無奈。

這些總兵大將都是老兵油子,竟沒有一人有點血性,實在是讓人心生悲涼。作為這樣一支軍隊的統率,洪承疇幾乎可以預見到自己的下場。

他拍了拍太師椅扶手,正聲道:“諸位聽我一言。韃子兇猛,不能正面相抗。可陛下下旨催促日急,錦州祖將軍處也已被圍近月,矢盡糧絕就在眼前,不得不救。我意大軍傾巢而出,以多壓少,以勢壓人,迫韃子撤兵。本督已有詳細計策,各總兵將官須得依計行事,突進不得過,非傳訊而不得退。”

說到這裡,洪承疇官位浩蕩,目光橫掃:“若敢違抗軍令,軍法處置!”

一時間,廳中鴉雀無聲。

正此時,廳外傳來長長一聲呼門:“報,督師,塔山總兵李輔明遣人前來,有要事稟報!”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