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昱把那韃子甩下馬背,順勢坐上馬鞍,伸手挽住韁繩,雙腳插入馬鐙,便就順著騎兵衝鋒的方向,掄起了戰刀。
就跟隨著騎兵衝鋒,左右砍殺。
只幾個呼吸的功夫,那些韃子騎兵都尚未反應過來,周遭就死了數十人!
電光火石,韃子大將被斬下人頭,周遭數十騎親衛幾乎全數被殺。整個一條黑線的騎兵隊伍,中間頓時斷裂開來。
到此時,左右韃子騎兵,才有所反應。
勒韁繩的勒韁繩,驚呼的驚呼,尖叫的尖叫。
而趙昱可不會停手。
韃子陣勢大亂,正是殺人的好時候哇!
他把韁繩一拔,戰馬希呂呂一聲,便向左邊衝殺過去。所過之處,人頭滾滾,血流成河。
那一口戰刀,舞將起來,連影子都看不到。分明就是一輪明月,把他與戰馬罩在其中。猶如歷史車輪,碾壓而過。
一條血肉形成的通道,在亂軍之中是如此的顯眼。
韃子兇暴,尤其豪格被殺,雖是讓韃子大亂,卻也激起了這些韃子的兇性。豪格乃是黃臺基的兒子,大清名正言順的繼承人,正藍旗的旗主,就這麼被殺了,如果不把兇手拿住,回去如何與黃臺基交代?!
一場混戰便在這荒野之中進行。
一方是一千餘韃子精騎,一方卻只一人。
初時倒是喊殺凜凜,震天徹地。無數騎兵走馬觀花似的,與趙昱在荒野來回衝殺,卻只留下一具具無頭的屍體!
一炷香過後,便有二三百人被殺掉了腦袋!
趙昱目光精準,勁力精巧,發力技巧無雙無對,每一刀都找準脖子。那些韃子騎兵,除了掉腦袋,其他任何地方,竟都完好無損。
死了二三百人之後,韃子士氣驟降。
二三百人,已是整個這一支騎兵的五六分之一。接近兩成的傷亡率!如化外蠻族這等軍隊,兇暴歸兇暴,但歷來習慣了打順風仗。一旦受挫,絕對不可能像漢人精銳那樣,可以戰到一兵一卒也不投降。
蠻族,投降的習慣,烙印在他們的血脈深處。
不論強橫無比的匈奴,還是元蒙時期的精兵,都是一個樣子。
其中的緣故,就在於文明層次的底蘊。因為漢人真正的精銳,往往有一個堅持。可以稱之為軍魂。大略為國家,為民族,便是犧牲了,也在所不惜。
而蠻族卻沒有這樣的底蘊。
眼下的韃子,還沒有佔據中原,沒有那種雄踞天下的氣魄。雖然黃臺基已經把入主中原當成了國策。但下面的兵丁,有幾個有這樣的覺悟?
還是那種蠻族的固有思想,搶劫。
搶了好處就走,遇到難啃的骨頭就撤退。
折損了二三百人,這些騎兵計程車氣,就降低到了一個相當的層次,連喊殺聲都低沉了下去。
不過總有一些聰明人,比如那些中低階的軍官。
大聲吼叫,鼓舞士氣。
一邊以豪格身死,黃臺基不會輕饒為威脅。一邊以趙昱體力將要衰竭為誘惑。
於是士氣一頓,隨即再升了起來。
可卻哪裡知道,趙昱的體能,端端一個人形怪獸!
區區一炷香砍殺,剛剛熱身而已!
他氣血渾厚,回氣速度快到令人髮指的程度,體質又非同尋常,有相當的自愈能力。況且,除了之前斬下那個韃子將領人頭的瞬間,稍稍爆發了八成本事,隨後只拿出了五成本事而已。